國家文創實驗區6園區啟動“試營”服務,可辦20個審批事項
記者22日從國家文創實驗區了解到,近日起,區內6家影視特色文化產業園區率先開設政務窗口“試營”服務,園區內260家影視企業享受到“政務服務進園區”所帶來的不出園就能辦成事的便利,并輻射園區周邊數千家影視企業。
據介紹,政務窗口“試營”服務主要包括國產電視劇片(電視動畫片)審查、北京制作機構拍攝制作電視劇(含電視動畫片)備案公示初審、影視節目制作機構與外方合作制作電視劇(含電視動畫片)審批、設立電視劇制作單位審批、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審批、境外人員及機構參加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審批、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單位設立審批等7類20個事項。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北化機愛工場文化科技融合產業園、通惠河畔文化創產業園、銅牛電影產業園、東億國際傳媒產業園、七棵樹創意園6家園區可實現網上辦理幫辦服務,并向辦理企業提供辦事咨詢,幫助企業快速辦理業務。
“最近不斷有企業咨詢相關業務辦理問題。聽說在園區就能辦,大家都很高興。”東億國際傳媒產業園外聯負責人表示,該園區目前有文化企業近200家,其中影視傳媒上下游相關企業50余家。此前,駐園企業辦理相關審批事項要到20公里外的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不僅路程長,且一旦缺少某項材料,還要往返奔波。在園區辦業務,可以有效節約企業的人力和時間成本。
“面對來辦理政務事項的企業,我們將努力提供周到、細致、專業的服務,讓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扎扎實實在園區落地。”銅牛電影產業園副總經理陳星說。目前,園區正在積極推進政務窗口區域建設,并對政務專員進行了為期2周的操作規范專業培訓,旨在熟練掌握政務事項操作流程,有效提高專業水平和辦事效率。
國家文創實驗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讓影視企業就近辦理政務事項,是國家文創實驗區積極爭取上級改革試點和政策落地、優化區域營商營文環境的一項具體舉措。作為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試驗田”,近年來,實驗區先后出臺并積極落實“政策15條”、“政策50條”和“政策30條”等,每年安排專項引導資金,支持一批優質企業(項目),呼應了市場和企業需求。著力搭建需求導向、精準服務的公共平臺,逐步構建起多層次、多渠道、寬領域的文化金融服務創新體系,累計為朝陽區1973家文化企業提供貸款融資273.45億元,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近三分之一。成立了2個綜合性知識產權保護平臺,在6家園區設立了法官工作站,不斷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服務體系。策劃舉辦“優化營商環境,精準服務促發展”系列活動,厚植自主創新創業沃土。
接下來,國家文創實驗區將深化落實“服務包”“服務管家”制度,探索設立“雙服務管家”機制,加強與屬地街鄉、文創園區工作聯動,為企業做好服務保障。支持引導園區開設服務窗口,持續加大文化企業對接服務力度,著力滿足企業政務服務需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推動區域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楊學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