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技藝傳千載 茶香飄萬家(護文化遺產 彰時代新義)

      發布時間:2023-03-24 09:48:00來源: 人民日報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

        技藝傳千載 茶香飄萬家(護文化遺產 彰時代新義)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消息傳來后,在茶葉的故鄉,人們為之振奮。以申遺成功為契機,走過千年的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也將迎來新的傳承與發展。

        ——編 者

        茶,在中國人的生活中,是兼具實用和美感的存在。

        唐代陸羽《茶經》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到了宋代,茶已經是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王安石著文議論茶葉流通之法,“夫茶之為民用,等于米鹽,不可一日以無”。時光流轉,品茗而聚,“圍爐煮茶”則成了現代年輕人流行的風尚。

        一片茶葉,凝結智慧與匠心

        種茶、采茶、制茶、飲茶,殺青、悶黃、渥堆、萎凋、做青、發酵、窨制,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烏龍茶、紅茶、花茶,徑山茶宴、白族三道茶、瑤族油茶習俗……小小一片茶葉,凝結著千百年來中國人的智慧和匠心。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茶樹和制作茶葉的國家,此次申遺成功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涉及15個省份的44個國家級項目。在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廣袤的區域,分布著江南、江北、西南和華南四大茶區,多達2000多種茶品。

        片片茶葉蜷縮成粒粒小球,烏潤結實、沉重似鐵、韻香形美,分為曬青、晾青、搖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復烘、復包揉、烘干等10道工序——這是福建安溪鐵觀音“半發酵”的獨特制茶技藝?!安枞~氧化過度了,就成了全發酵的紅茶,氧化不足又容易偏像不發酵的綠茶,鐵觀音制茶講究的就是‘度’。”安溪鐵觀音制作技藝傳習所負責人溫文溪如此闡述。

        新鮮茶葉采摘下來后,經萎凋、揉捻、發酵、烘干等多道工藝,“輕萎凋、重揉捻、足發酵”——這是江西修水寧紅茶的獨到技藝。有著40年傳承經驗的寧紅茶制作技藝傳承人俞旦華深有體會:“看茶做茶,每一關都要有度,比如說萎凋,就看這一抓,軟了,不會斷、不會脆,意味著萎凋恰到好處了?!?/p>

        冬日時節,圍坐在屋內火塘旁,擺上陶罐,茶葉用爐火緩慢煨烤,當年當季的曬青毛茶飽含陽光的味道,待茶葉微黃,沖入一壺開水,清幽茶香撲面而來,眾人飲茶聊天——這是云南獨特的陶罐烤茶習俗。“烤茶讓生茶的茶性也隨之改變,變得更為溫和,這其實也是一種待客之道。”云南普洱景邁山茶農仙貢這樣理解。

        從山間一片葉,到萬家杯中茶,茶葉的生長與旅行,講述著關于文明與生活的故事,沉淀著中華文明獨特的價值理念。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二級研究員、中國茶葉博物館首席科學家魯成銀說:“悠久的歷史,從南到北巨大的緯度跨度,讓一片茶葉,在云南、在廣西、在海南、在浙江,有了不一樣的制法,形成精細、完美、復雜的制茶工藝。經歷了一代代人相傳授、再創造,今天我們看到的制茶技藝,其實比唐代、宋代的更完美、更精細。”

        技藝傳承,融入現代生活

        家族傳承、師徒傳承和社區傳承,40多所中職和80多所高等院校開設茶學和茶文化專業,《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五年保護計劃(2021—2025)》制定施行,茶書館、茶文化研學、茶旅融合……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既是古老的,又是年輕的,多樣的傳承體系賦予古老技藝新的生命力。

        光譜室、人工氣候室、組織培養室……這是安徽農業大學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而在距離校本部僅有10余公里路程的安徽農業大學國家高新技術農業園內,還有茶園和茶葉加工實訓中心。教師寧井銘從1998年畢業留校至今,在茶學教學一線已工作20余年,“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的消息讓寧井銘倍感興奮:“這一重大喜訊更加堅定了我們傳承弘揚傳統制茶技藝、培養茶學人才的信心?!?/p>

        盛彩燕是安徽農業大學茶學專業一名大四學生,來自黃山毛峰的產地休寧縣,自幼受爺爺奶奶種茶、制茶的影響,高考后選擇了茶學專業。大三期間,她通過參與學院的選拔考試,獲得了在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學習的機會。“畢業后,希望能用自身所學,為家鄉茶產業的發展作貢獻?!笔⒉恃鄬ξ磥頋M懷憧憬。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烏龍茶制作技藝(鐵觀音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文禮,這兩年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年輕人的培養上——一座占地數十畝的茶園中,各色茶樹整齊排列,名為“百茶園”;樓上一間研學室,茶具、書籍一應俱全?!拔覀冞@里匯聚了全國常見的茶樹品種,專門對外接待院校師生研學實踐活動,讓同學們從培土施肥開始學,讓茶文化獲得年輕人的認可?!蓖跷亩Y說。

        董金香是云南大理白族三道茶的州級傳承人。她告訴記者:“白族三道茶喝三道,一道苦,寓意人生伊始,屢有時艱,當以苦字為先;二道甜,寓意人生在世,歷盡滄桑,但只要努力奮斗,定會苦盡甘來;三道回味,寓意嘗過人生百味之后,絢爛之極而歸于平淡。”董金香在她家的小院里辦起了三道茶體驗課,來的除了游客,還有不少大學生。董金香每周還會去一次大理的學校,教給孩子們白族三道茶的傳統技藝,讓下一代從小耳濡目染。

        在修水縣漫江鄉,俞旦華在當地政府扶持下,建起了非遺傳承工坊?!耙惠呑幼霾瑁褪窍氡M可能地去培養一些年輕人,寧紅茶的傳統工藝一定要傳下去。”俞旦華說。在漫江鄉目前有品茶坊、賞茶線、非遺工藝傳承中心等20多個景點,游客可以沉浸式游覽茶鄉美景,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觀看茶藝表演,品嘗茶葉飲食,既促進了茶旅融合,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千百年來,滋養著中國人的茶香飄入現代生活,正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所接受的生活方式。

        以茶為媒,助力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茶葉,采自天然;茶器,匠心獨具;茶藝,彬彬有禮。飲茶品茶,陶冶性情;以茶會友,品味人生。從陸羽所著《茶經》到文人雅士所留下的眾多茶詩,從古代品茶、斗茶習俗到流傳至今的各種茶俗,茶文化深深融入中國人生活。

        “離開了茶文化,茶葉就僅僅只是一片葉子?!痹谠颇鲜∨R滄市臨翔區茶馬古鎮內,坐落著一個“鄉村茶書館”,臨滄邦麓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余世剛對茶文化傳播深有體會。為了更好地讓普通老百姓感受茶文化,他在茶馬古鎮辦起了這所公益性質的茶書館。

        集合的鼓點敲起,參加茶宴的客人次第而入?!靶挠袕剑铻榈?,做客徑山吃茶去……”伴著悠揚古琴,《心有徑·茶為道》的歌聲唱起。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舉行的“天下徑山·茶道之源”活動上,非遺茶俗徑山茶宴,韻味十足?!耙粓霾钑聛恚ㄓ胁璧拿篮茫瑹辣M消,猶如洗心?!眳⒓踊顒拥闹x女士說。

        “古人云‘茶樹不可移’,很多地方年輕男女在結婚時依然保留了下茶禮的習俗,寓意著今生今世永不分離,如今云南的布朗族依然保留著這個習俗?!辈栉幕瘜W者周重林說,“申遺成功給了我們巨大的自信心,讓很多年輕人覺得和茶文化的距離并沒有那么遙遠。近來在年輕人中特別流行的‘圍爐煮茶’,就是一個很好的傳播案例。”

        李樂駿是云南弘益職業培訓學校的校長,從事茶學職業培訓教育10多年來,累計培養學員超2萬人。目前學校共開設了7門與茶葉相關的線上課程,吸引了累計超過7萬人次參與。值得關注的是,在這里學習茶文化的,不少是來自海外的學員?!爸袊S富多彩的茶文化是一張重要的文化名片,有巨大的吸引力?!崩顦夫E說,“自辦學以來,我們共有500多名海外學員順利畢業,學成之后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在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法國等地開起了中國茶館。以茶為媒,助力中國文化走向世界?!?/p>

        2021年以來,福建推出八閩“?!蔽幕放?,“福茶”成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眼下,浙江正在打響“宋韻”品牌,而茶正是宋代著名文化符號,細看浙江各地的茶禮、茶會,宋韻十足。對比咖啡的品牌傳播,提升茶葉的整體品牌價值,下一步值得期待。對此,李樂駿分析:“品類多,品牌少,茶香不能飄出一個縣或者一個市,很多時候要到了當地才能知道這里有好茶,這就需要我們擴大有效宣傳半徑,更好地提升茶葉的品牌力。”

       ?。ňC合本報記者顧春、沈靖然、劉曉宇、王丹、田先進報道)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网在线视频| a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成人在线影院| 好大好硬好深好爽想要之黄蓉|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国产婷婷色综合av蜜臀av| 91草莓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婷婷开心综合| 污视频网站观看| 午夜精品不卡电影在线观看| 91资源在线播放| 国产草草影院ccyycom|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AV无码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精品三级AV无码一区|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日韩伦理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青青草国产免费| 国产精品国色综合久久| t66y最新地址一地址二地址三|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波多野结衣和邻居老人公| 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毛片不卡| 韩国三级电影网| 国产精亚洲视频| 97se亚洲综合在线| 好男人社区神马在线观看www| 久久久久久久岛国免费播放| 最近最新视频中文字幕4|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麻豆|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 国产人成视频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9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