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藝人跨界咖啡店傳承非遺技藝
新華社上海3月10日電(記者許曉青、楊愷)用赭石色的咖啡渣作為染料,進行反復多次浸泡染色,同時添加普洱茶一起著色,一條扎染的小絲巾在張翰敏手中,短短半小時就制作完成。
近日,39歲的女手藝人張翰敏帶著阿爸阿媽和大兒子來到上海,在星巴克非遺概念店,推廣云南大理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白族扎染技藝,同時也向上海的咖啡愛好者介紹咖啡渣和普洱茶的另類染色固色功效,演繹了一番別致的扎染與咖啡的“交響”。
扎染古稱“絞纈”,是中國古老的紡織品染色技藝,張翰敏的老家周城村被譽為“扎染之鄉”。在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鎮周城村,她帶頭開設的藍續環保文化發展工作室,經過約十年發展,已經壯大起來,在喜洲鎮、大理市中心、昆明市等地都設有店鋪,并有20多名全職員工,兼職者多達168名。
站在星巴克非遺概念店內,張翰敏身著精美的民族服飾,現場展示了咖啡扎染技藝,手把手教咖啡愛好者體驗傳統手工藝。云染、珍珠花、魚鱗紋等精美紋樣,很快扎染而成。
張翰敏說,工作室用“藍續”起名,是希望將記憶深處的“大理藍”傳承下去?!皬男≌湛次业哪棠屉x世之后,奶奶家中那個落滿灰塵的織布機提醒著我,如果年輕人不加入,這項技藝可能就斷代了。我心中有一種非常強烈的緊迫感。”她說。
大約一年前,星巴克中國公司與中國相關公益機構合作,啟動“星繡未來”鄉村女性經濟賦能與非遺傳承項目,助力非遺文化傳承和鄉村發展。這讓張翰敏有機會奔走于全國各地,更好地推廣大理白族扎染技藝。
“我們不僅用馬藍等植物進行扎染,還可以用蘇木染出粉紅色,用梔子果、洋蔥皮、姜黃等染出黃色,用石榴皮染出黃綠色,用核桃皮染出褐色,用咖啡渣和普洱茶茶葉染出淺褐色。這樣制成的扎染絲巾,不僅漂亮,而且能傳遞出促進循環和可再生的環保生活理念?!彼f。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