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高價彩禮,看各地如何出實招
光明日報記者 任 歡
一個時期以來,一些地方在婚俗領域存在著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問題,成為群眾的沉重負擔,被社會所詬病。不久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推動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風易俗規范,強化村規民約約束作用,黨員、干部帶頭示范,扎實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
對此,民政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各地近年來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對彩禮進行“限高”。
在河南,不少地方出臺了婚俗改革政策:作為第一批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河南省寧陵縣將婚喪禮俗規定普遍納入村規民約,倡導彩禮不高于3萬元;河南省博愛縣制定文明節儉辦理婚事標準,彩禮標準城區不得高于5萬元,農村不得高于3萬元。
2022年,江西省萍鄉市民政局等六部門印發《關于遏制高價彩禮推動婚嫁移風易俗的實施方案》,要求因地制宜開展高價彩禮整治行動,建議彩禮不超過3萬元。
在四川,自2022年5月1日《涼山彝族自治州移風易俗條例》頒布實施以來,四川省涼山州先后制定出臺多項規定,明確提出婚嫁彩禮最高不超過10萬元。
民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遏制高價彩禮,民政部近年來指導各地基層自治組織把抵制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納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對彩禮的標準、婚宴的標準、隨禮標準、參加人數等做出規定;發揮農村紅白理事會在婚慶中的組織、引導和監督作用;發揮黨員干部、鄉賢在婚事操辦中的示范引領作用,規范教育農村紅娘群體嚴禁哄抬彩禮標準。“通過這些措施,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不正之風得到有效抑制。”該負責人說。
同時,多地近期也紛紛公布高價彩禮的治理成效。
河北省河間市同樣是第一批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河間市民政局在今年1月發布的信息顯示,自2021年4月至今年1月,河間市共辦理新婚登記4726對,其中“零彩禮”“低彩禮”占比88%。
甘肅省定西市自2022年啟動實施“治理高價彩禮推動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攻堅年”行動以來,70%的出嫁方彩禮控制在0元至5萬元以內,平均為4.9萬元,比行動前下降了10.9%。
民政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還有一些地方也積極開展活動,倡導抵制高價彩禮。比如今年1月,江西省豐城市婦聯組織周邊街道30余名義務紅娘開展“抵制高價彩禮 倡導文明新風”主題宣講活動;江西省會昌縣婚姻登記處為前來辦理婚姻登記的新人進行民法典婚姻家庭篇宣講,同時通過發放倡議書、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等方式,普及現代文明婚嫁新風。
“當前,一些地區在治理高價彩禮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未來,期待有更多年輕人的婚姻大事,能夠回歸到‘愛’的本質。”上述負責人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