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信心 勇毅前行
【堅定信心 勇毅前行①】
開欄的話
海外招商爭先恐后、工業企業加班加點、投資興業你追我趕……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續優化,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已積極行動起來,爭分奪秒,要將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
我們堅信,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有超大規模市場需求優勢,有產業體系配套完善的供給優勢,更重要的是,有黨的堅強領導和廣大群眾的勇毅拼搏,我們一定能夠戰勝一切困難,一定能夠創造出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聽,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吹響了振奮人心的號角!
從今天起,光明日報開設《堅定信心 勇毅前行》專欄,講述各地區各行業克服困難、積極作為、開拓創新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中國人民一往無前的奮斗精神和中國經濟生氣蓬勃的活力!
山東:千方百計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李志臣
“你們的技改獎補通過審批,已經公示,70萬元資金很快就能到位。”12月5日,走訪完企業回到辦公室,山東省臨清市潘莊鎮黨委委員王鑫看到網上“2022年技術改造設備獎補資金項目”公示的消息,立刻撥通藍宇軸承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廣福的電話。
“缺了金融活水,企業提檔升級就是一句空話。”王鑫說,在一次例行走訪調研中,藍宇的林廣福提出二期項目建設資金籌措有點困難。王鑫馬上聯系市工信局、金融辦、銀行等相關部門,為企業協調申請設備購置貼息貸款。僅用了一個月,藍宇便申請到2家銀行700多萬元貸款。補貼后,利息只需繳納一半,直接節省資金40余萬元。企業用這筆資金購置了49臺檢測儀器、磨床、合套儀等設備用于生產線技術升級改造,占地9800平方米的現代化車間已在建設中。
山東強化要素省級統籌,精準高效做好要素供給保障,制定重大項目謀劃領域指引,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強化要素保障創新,不斷完善服務保障機制,千方百計調動市場主體積極性,充分發揮各類要素支撐作用。
近日,在山東樂陵市循環經濟示范園內,總投資100億元的齊魯制藥樂陵醫藥產業園二期項目正在試生產;今年投資2.2億元新上馬的山東安舜高端藥物研發生產項目封頂,計劃2022年底建成年產100千克核酸類藥物生產線,填補我國現代生物醫藥產業化中的空白地帶……“經濟的穩中有進,離不開企業的自身創新,更離不開政府服務和政策護航。受益于樂陵的改革創新和首席官服務,我們一期項目建設用了15個月,二期項目用了10個月,今年新上的項目只用了6個月,這樣的速度給了我們很大信心。”樂陵市安舜制藥相關負責人范長瑩說。
在煙臺黃渤海新區,正上演一場引進大項目的趕超好戲。從聚焦五大主導產業,到搶先布局“三航”產業,再到突破“三綠”產業,該區“招大引強”“求速求質”的步伐步履不停,今年新區累計落戶重點項目100多個,總投資突破千億元,簽約項目數量、質量、體量均位居全市第一。
在沂蒙老區,臨沂費縣堅定做好經濟工作信心,全力以赴穩經濟、促增長,縣域經濟運行平穩向好,被評為全省12個、全市唯一的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他們建立重點項目督導聯系工作機制,實行精準幫扶、強化服務,集中力量幫助協調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推進重點項目快落地、快建設、快投產,力爭完成今年工作目標任務。
山東各市還積極組織“助企穩單”“海外搶單”活動,為穩經濟促發展再添一把火。目前淄博市高青縣黨政領導帶領企業“南征北戰”的助企穩單大走訪正在全面進行。濟南市首批趕赴新加坡招商團已啟程,本月下旬還將分別到日本、韓國和歐洲等地開展貿易洽談活動。日照市全面梳理全市企業外經貿活動的計劃和需求,排出單子,搞好發動組織、優化服務,幫助企業“出海”搶訂單、拓市場、抓商機。
“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接下來,我們將凝心聚力,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實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行動,幫助傳統企業和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促進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山東省省長周乃翔說。
遼寧:實干交出新答卷
光明日報記者 劉勇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青坡
12月17日,營口港外,晴空萬里。隨著汽笛的一聲鳴響,國內最大的內貿集裝箱船“中谷福州”輪在遼港集團營口港首航。該輪作為首條在營口港正式運營的10萬噸級集裝箱船舶,刷新了營口港內貿最大單船噸位紀錄。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同日,遼寧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會議強調,充分發揮投資、消費、出口的拉動作用,著力擴大有效投資,謀劃儲備推進一批高質量項目。
“這次上海之行,我們不僅更加了解市場動向,還先后與8家知名企業、產業鏈頭部企業洽談合作項目,收獲頗豐!”剛從上海招商歸來的沈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促進辦公室團隊負責人李春紅,忙著對洽談成果布置落實。“現在要趁熱打鐵。洽談時多家企業希望近期到沈陽實地考察,我們要著手安排各項準備工作,加快推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簽約落地。”李春紅說。
以實干展現新作為,靠實干交出新答卷。據了解,從現在起至明年3月,沈陽將廣泛開展冬季大招商專項行動,50多個團組將在近期分赴奧地利、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以及國內一些重點城市開展精準招商活動,從宏觀政策、短板弱項、產業鏈條中找項目、謀項目,為明年經濟發展起好步、開好頭奠定基礎。
廣東:只爭朝夕促發展
光明日報記者 吳春燕 唐一歌
12月15日,廣東對外宣布,粵港澳三地政府將在廣州南沙高規格召開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屆時將有來自2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超300家境外企業參加;16日,粵港澳三地將在珠海市聯合舉辦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的消息公布;17日,來自家居建材、智能家電、紡織服裝等領域的150多家廣東省外貿企業負責人共計270人,搭乘南方航空“粵貿全球”包機從廣州飛抵迪拜,參加第十三屆中國(阿聯酋)貿易博覽會。據悉,這是今年國內最大的包機參展團。
稍早之前的10月、11月,廣東商務部門已組織2架“粵貿全球”包機,運送239名相關企業負責人赴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參展,企業個個滿載而歸。11月中旬正是廣州疫情防控的關鍵當口,赴新加坡參展團的成員曾擔心,疫情之下還能如期成行嗎?當時,廣東省商務廳廳長張勁松回復“風雨無阻”。他表示,一是中央一再要求“雙統籌、雙勝利”“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二是廣東落實中央精神多措并舉穩外貿,三是企業有迫切需要。有了這三條,還猶豫啥?
“粵貿全球”品牌工程是廣東“貿易高質量發展”十大工程之一,每年舉辦逾百場線上線下展會,引導外貿企業積極參展。據介紹,明年廣東還將在歐洲、東南亞、南亞等國際市場舉辦“粵貿全球”展會超100場,帶動1萬家企業出海搶抓訂單。
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敢闖敢試”聞名遐邇的廣東進一步打出強信心、促發展“組合拳”,全省上下呈現出一派只爭朝夕的火熱景象。
河南:想民企之所想
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免了這200萬元保證金,咱干勁更足了,一定把錢用在刀刃上!”12月17日,剛放下電話的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暢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玉樹興奮異常,他說,公司前期中標的項目資金投入比較大,擁有穩定的現金流是民營企業生存發展的底氣。這次獲得減免履約保證金的支持,極大減輕了企業負擔,企業可以更好地把有效資金用在項目建設的刀刃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后,河南以“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的時不我待思想,根據各地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出臺政策,引領扶持民營經濟快速發展。
新鄭市結合實際出臺《新鄭市穩經濟促增長政策措施30條》,嚴格落實增值稅留抵退稅、企業稅費減征等系列優惠政策,切實用真金白銀解企業燃眉之急。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生產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全面落實用水、用電、用氣“欠費不停供”政策,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免收3個月房租、減半收取12個月房租。
18日,平頂山市商務局外貿科科長王斐說,該市商務部門在年底窗口期對各縣(市、區)及重點企業進出口動態及時掌握,從開拓市場、加大融資等8個方面助力外貿企業發展壯大,落實各類穩外貿優惠措施,以政策紅利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振信心。
目前,河南各地八仙過海,紛紛行動起來:鄭州市不少市場接力行動,為商戶減免房租,幫他們盡快復工復產;焦作市建立政企“親清面對面”長效服務機制,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難題,營造良好助企惠企氛圍……隆冬時節的中原大地,助企紓困的政策持續發力,保市場主體、護民營經濟。
近年來,民營企業貢獻了河南省五成以上的生產總值、近九成的稅收收入和八成以上的新增就業;截至12月8日,河南市場主體總量首次達“1000萬+”,其中個體工商戶占比近七成,帶動近3000萬人就業。民營經濟成為河南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創新轉型的中堅力量,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