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當精準規范有溫度
作者:裕民(媒體評論員)
當前,我國本土疫情形勢嚴峻復雜,呈現出傳播范圍廣、傳播鏈條多、疫情波及面擴大等特征,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時期、吃勁階段。面對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果,更要堅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守土有責的擔當和堅決果斷的措施,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穩住疫情防控大局。
疫情防控必須科學精準。我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雖然新冠肺炎重癥率與病亡率保持在較低水平,但地區發展不平衡、脆弱人群數量多、醫療資源整體薄弱,導致各地疫情防控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因此,必須深刻意識到只有遵循規律、科學研判、精準施策,才能不斷提升疫情防控成效,在各種復雜情況下得出“最優解”。此前發布的“二十條”優化調整防控措施,正是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隱匿性、傳播性等特點,因時因勢對風險人員隔離、中高風險區劃定、疫情檢測等方面進行的優化完善,是基于科學認識與循證研究的戰略部署。因此,堅決果斷施策,必須深入結合實際、抓準防控關鍵、高效配置資源,將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作為政策制定的重要標尺。在具體施策過程中,既不層層加碼、也不放松“躺平”,針對不同地區,采取分區分級的差異化精準防控,用最小代價實現最大防控效果。
疫情防控勝在快速規范。當前,全球疫情蔓延和國內新發疫情交疊,奧密克戎毒株新亞型BA.4和BA.5逃逸能力、傳播性的增強,加重了疫情防控的整體壓力。加快健全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對堅決果斷、迅速有效處置疫情具有重大意義。一方面,要進一步發揮科技支撐作用,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增強對突發疫情及次生問題的信息匯集、監督預警與指揮調度能力,通過各應急平臺數據庫間的互聯互通、系統對接、資源共享,實現涉疫人員信息的快速采集報送;另一方面,要全面加強應對重大風險的基礎能力建設,通過優化應急響應程序、建設管理指導專家庫、構建醫學救援網絡等,增強應急防控所需的組織動員力、統籌協調力、貫徹執行力,實現流調、轉運、核酸檢測的高效協作,搶占疫情防控先機。
疫情防控更應彰顯溫度。抗擊疫情關乎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疫情防控不僅要做好防控工作本身,還要全力做好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服務保障。復雜形勢下,只有時刻牢記以人民為中心這條主線,才能讓疫情防控更有溫度,真正做到暖人心、聚民心、強信心。在基礎設施方面,應做好規劃、嚴格檢查,盡量克服疫情不利影響,保障水電氣熱運等“生命線”安全有序運行;在群眾工作方面,要細致周到、排憂解難,對涉疫訴求接訴即辦,保障看病就醫等基本民生服務;在生活保障方面,須優化措施、落細落實,嚴格把控單元小區、商場超市等場所的涉疫處置工作,為民眾排除隱患、提供方便;在防疫信息方面,當加強解讀、回應關切,讓民眾打心底理解、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安危不貳其志,險易不革其心?!泵鎸碗s局勢,最重要的是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必勝信心。必須自覺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以更為堅決果斷的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凝聚起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筑牢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