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扎實抓好冬春農田水利建設 為明年農業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央廣網北京11月2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我國各糧食主產區扎實抓好冬春農田水利建設,加快推進設施更新,為明年農業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在河南周口太康縣芝麻洼鄉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車輛穿梭、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忙著打機井、硬化機耕路等作業。
芝麻洼鄉孔寨村村民張福軍:打了井,不用再為澆地發愁了,我這200畝地,光小麥一年都可以多收入三萬多塊錢。
今年年底前,河南省將基本完成756萬畝新建高標準農田項目,20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主體工程也在穩步推進中。截至目前,周口市太康縣已完成道路鋪設198.5公里、新打機井3476眼、配套工程324個,整個項目區基本形成“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橋涵閘配套”的穩產田、高產田。
安徽桐城市、樅陽縣等地創新水利冬修籌資機制,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鼓勵受益農戶參與塘口的建設和管護。在樅陽縣錢橋鎮朝陽村吳老大泊施工現場,挖掘機已將大半個塘口的淤泥清理上岸并推成塘埂。
種糧大戶徐正根:這個塘口這次興修估計要七八萬塊錢,我個人配套20%,塘口底下我有一百多畝田。
秋收過后,江西省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引導村民有效利用稻田空檔期,開展“水稻+蔬菜輪作”秋冬播種。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采取“合作社+致富帶頭人+農戶”的模式,盤活冬閑田4.8萬畝,大力發展雪里蕻、韭菜花、花菜、竹蓀等特色產業種植,預計將帶來近2000萬元的增收,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江西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胡再勇:整個收成是2000萬噸左右,這個鮮菜,一畝田生產1萬斤左右,整個產量是1500萬左右的利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