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新引擎”助力上海加快邁入“新賽道”

      發布時間:2022-11-14 10:22: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業界新視角】

        “新引擎”助力上海加快邁入“新賽道”

        ——博物館如何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

        作者:鄭奕(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博導,復旦大學博物館館長)

        編者按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文化軟實力在綜合國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成為國家、地區、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識。作為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和組成部分,博物館為提升國家軟實力提供了新的思路。本刊特邀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和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鄭奕分別撰文,就博物館在提升大至整個國家、小到一個城市的軟實力方面,能夠發揮的作用進行宏觀思考和微觀探索,以期為各層決策者提供新的方案和路徑。

        “軟實力”理論于20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國際競爭進入更高階段后提出,其實質是研究“領先者如何在更高水平競爭中持續領先”的策略。隨著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軟實力越來越成為國家、地區、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識。與此同時,博物館作為文化建設的縮影和彰顯,越發成為城市軟實力提升的“新引擎”。

        上海市于2021年6月提出“全面提升城市軟實力”戰略,這是一種領先的城市發展戰略,以適應高階競爭需要。對外,上海希冀與東京、倫敦、巴黎、紐約等全球一線城市同步進入軟實力競爭的“新賽道”并加速前行;對內,上海與北京、西安、南京、大同等國家文物局支持建設的“博物館之城”相比照,文博的競爭優勢尚需進一步凸顯。

        鑒于此,上海市近160座博物館若要助力城市軟實力的躍升,一些共性問題亟待破解。同時,相應的對策提出主要基于三位一體的制度設計框架——評估、規劃、投入。其中,評估對應結果,規劃對應目標,投入對應資源。本文旨在探索如何通過制度性元素,實質性增強全市博物館的在地貢獻度,以期為上海軟實力的能級提升呈送“文博方案”。

        日前,上海博物館攜手上海民族樂團跨界合作,為上海市民奉獻了一臺“海上生民樂——上海博物館建館70周年文物民樂展演”。

        博物館擴增城市軟、硬實力的力量

        博物館與城市存在著互利共生關系,包括提升城市軟實力(為主)、增強硬實力(為輔)。世界四大藝術博物館——盧浮宮、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冬宮,無不得益于所在城市——巴黎、紐約、倫敦、圣彼得堡。軟實力看似無形卻客觀存在,關乎中長期效應,可定性評估。同時,硬實力關乎短期效應,是指場館帶來的直接或間接、與城市經濟有關的貢獻。它有形,相較于長期效應也更易定量評估。

        博物館提升城市軟實力主要體現在三方面:其一是助力當地教育、創新等價值提升。這可培育更和諧的人地關系及更好的社會文教景象,并進一步吸引人財物資源,從而形成集聚效應,且各方都從該優質環境中受益。其二是助力城市特色與形象塑造。現在全國不乏千城一面的尷尬,而這恰恰給博物館特色化發展及其與城市進一步良性互動提出了新課題。其三是助力地方身份認同、公民意識培育。博物館可成為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引擎,幫助人們理解“他者”(外來者、弱勢群體等),從而鞏固社會關系。

        博物館增強城市硬實力主要通過三類效應集成:直接效應指場館內產生的就業和經濟收益。就業覆蓋了所有員工,包括長期工和臨時工、合同工或外包服務人員;經濟收益則涉及門票、活動、紀念品、餐飲等。延伸效應指由觀眾于館外及城市內消費所引發的就業和經濟收益,并惠及餐飲、住宿、交通、購物、信息和旅游服務等。間接效應指場館對當地與區域經濟的影響力,且通過一系列變量復合計算得出,包括稅率、邊際消費傾向、邊際進口傾向等。

        “規劃”全市博物館增量、存量并舉發展

        截至2021年年底,上海市已備案博物館158家。以常住人口2487.1萬計,平均每15.7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遠超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免費開放館128座,國家一、二、三級館29座。同時,國有館119座(文物類館51家、行業類館68家),非國有館39家。此外,歷史類館47座、藝術類館9座、自然科技類館7座、綜合性館13座、其他類型館82座。

        目前,我國對博物館與城市的聯動發展認知和研究普遍不足,導致相關的中長期規劃缺位。鑒于此,建議上海配套全市博物館增量與存量并舉發展的專項規劃,從頂層設計上示范引領長三角乃至全國。就繼續增量而言,以全市面積6340.5平方公里計,上海約每40.2平方公里有一座館,于長三角區域排名第一。但全市博物館總量并不領先,在每百萬人擁有的場館數量上次于浙江省。因此,上海要繼續合理擴增博物館,同時提高國家一、二、三級館的數量,使其占比升至19%左右。

        就盤活存量而言,宜培育更多的“地標型博物館”,同時在杜絕同質化基礎上協同治理所有場館。城市規劃者往往將博物館分為社區型與地標型兩類,并通過觀眾結構,即“游客比例”來體現。“游客”主要指來自城外的人,其消費的每分錢都為城市經濟添磚加瓦。因此,博物館吸引的游客越多,越傾向于是地標型場館。上海科技館作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是全國首家創建5A成功的科普場館。《2019全球主題公園和博物館報告》顯示,它以482萬多的實地參觀量位居全世界第11名,在我國排名第2,僅次于中國國家博物館。2020年該館排名不變。

        基于2021年5月九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正一方面整合、協同、促進不同層級、屬性、類型的博物館成長,避免同質化發展;另一方面則通過“規劃”杠桿,促使今年建館70周年的上海博物館引領“上海大博物館計劃”,包括掌握東館建設的歷史主動,強化國內外文博資源配置能力,踐行“一個館·一座城”以及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等定位。

        加大文博“投入”,助力城市軟、硬實力“雙循環”

        目前,我國博物館在提升城市軟實力與增強硬實力之間相對脫鉤,場館的硬實力作用幾乎被忽略。事實上,軟實力是在硬實力“量的積累”基礎上“質的飛躍”。同時,正因為前者無形、難用數據衡量、更易被忽略,才不能讓其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需同步確認軟、硬實力作用,包括場館對上海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帶動力等。

        鑒于此,建議全市繼續加大文博領域專項投入,以達求博物館助力上海軟實力提升、硬實力增強的“雙循環”。一方面,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博游作為新板塊,完全可與紅色游、都市游、工業游、生態游、民俗游、科技游等結合,助推上海成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同時,博物館還可與全市“生活秀帶”“人文水岸”“藝術商圈”“城市書房”“街角公園”打造等結合,以建成更有溫度、有人氣,既好看、又實用的“文化客廳”。

        另一方面,發展博物館業態、繁榮消費(包括夜間經濟)、甚至未來構建“博物館之都”皆是對城市核心功能的疊加和放大,正如2020年7月上海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動員大會所強調的。事實上,文博業態的繁榮將牽引流通、生產、供給,綜合提高博物館經濟的循環效率,既繁榮市內、國內消費,又引流全球潮流。也即,上海把更多文博資源轉化為消費流量,同時加大場館產業鏈構筑、整合,以形成文商體旅融合發展的態勢和規模。

        比如,上海玻璃博物館曾被美國CNN旗下網站評選為中國最不容錯過的三個館之一,同時也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疫情前的2019年,該館參觀人次超過29萬,門票收入逾2265萬元(人均門票消費約78元),同時配套園區設施營收約2036萬元。在2021年“上海市博物館社會影響力指數”綜合排名中,該館位列第三,是唯一進入前三名的非國有館。

        創新“評估”,率先構建博物館在地貢獻度評價體系

        目前,國內外皆缺乏評價博物館在地貢獻度的指標體系和系統研究,但國際業界已有些許嘗試,并同時關注單體和整體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鑒于此,建議上海市率先構建相關體系,用數據說話,且充分考量場館對城市軟實力提升、硬實力增強之間的聯動性。具體如下:

        一方面,按照國際通行的理念,一級指標設定為博物館的“產出”(即“基礎力”)、“結果”(即“消費力”)、“影響力”(即“吸引力”)。在本評價體系中,“產出”指標如全市每百萬人口擁有的博物館數量;“結果”指標如實地參觀人次占全市人口的比率;“影響力”指標如博物館帶動的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率。三者存在遞進關系,且分別代表了城市博物館文化的“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層面。

        另一方面,評估體系本身也是一個動態型經驗框架,未來可酌情增減指標,以與時俱進。同時,當案例積累到一定廣度,還將形成單體和整體博物館的在地貢獻度均值等。如此,其他城市、博物館可參照此進行自我比對,開展“橫向比較”;同一座城市、博物館也可通過歷年數據對比,進行“縱向比對”。此外,該評價體系還可為我國圖書館等衡量其貢獻度提供借鑒,甚至最終累計形成全城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在地貢獻度綜合評價結果。

        綜上所述,軟實力的提升事關城市、地區、國家的全局和未來。上海作為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其博物館發展也是世界觀察中國文化建設的重要窗口。事實上,全市正將博物館作為“上海文化”品牌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助推弘揚城市精神和品格。期待近160座博物館形成文化共同體,為長三角乃至全國貢獻卓越智慧和方案,且成為世界博物館發展的中心和熱點。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性xxxxhd高清| 亚洲白嫩在线观看| 荡公乱妇蒂芙尼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男女猛烈xx00免费视频试看|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都市激情综合网| 国产精品天天干| aⅴ免费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免费播放影院| 五十路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全彩福利本子h全彩在线观看| 边吃奶边摸下我好爽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ww在线观视频免费观看w| 日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色|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欧美激情高清整在线|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色狠狠狠狠综合影视| 国产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91丨九色丨首页| 天天干天天做天天操| 中文字幕国产视频| 日韩在线国产精品| 亚洲一区免费视频| 欧美最猛性xxxxx69交|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美女被扒开胸罩|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精品| 欧美jlzz18性欧美|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精品最新资源网| 99久久国产宗和精品1上映| 妞干网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