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創建三級診療體系 給企業看“病”
組織專家一線巡診,查找病根;一對一接診,逐企明確主管大夫;針對病情會診,給出解決方案;實時跟進復查,驗收診療效果……為深入推進“萬企轉型”,河北省創建“工業診所”“工業醫院”“工業大夫”三級診療體系,幫助全省工業企業解決轉型升級發展中的難點痛點問題。截至目前,河北省102家“工業診所”和1023家外聯合作機構開展大型區域性診斷活動數量超1000項(次),針對關鍵問題出具成體系解決方案達523個。
河北省工信廳副廳長王建峰表示,三級診療體系統籌各類服務資源,為工業企業提供綜合性診斷服務,在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助企增收減支
河鋼集團唐鋼公司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遇到外排轉爐渣的處理難題。華北理工大學工業診所的“工業大夫”基于節能減排和高效利用熔渣的理念,為唐鋼公司開發了轉爐熔渣氣化脫磷循環煉鋼技術,新技術從生產源頭對轉爐渣產量進行控制,主要利用脫磷劑在轉爐濺渣護爐過程中實現熔渣的凈化脫磷,進行留渣操作循環冶煉,實現轉爐少渣冶煉及高效脫磷。
“應用這個技術之后,我們通過對冶煉工藝適當調整,進一步改善效果,最終熔渣脫磷率達到40%以上,噸鋼石灰消耗節約4千克至6千克、白云石消耗減少3千克至5千克、鋼鐵料消耗降低5千克至10千克。”公司主管煉鋼的技術專家姜仁波說。
邯鄲市耘農智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想開發一款通過手機操控大棚卷簾或卷膜的設備。北京大學邯鄲創新研究院為該公司匹配對接了位于天津的工業設計團隊。工業設計團隊歷時半年,完成了自動放風機硬件端設計。
“這款自動放風機解放了棚農的雙手,降低了人工成本。智能化的設備集成了多種傳感器,可根據棚內作物特性及溫濕度等指標,自動開關卷簾或卷膜,并自動分析通風時長,減少對人經驗的依賴。”公司總經理王軍飛表示,多虧了“工業診所”,不然僅憑公司根本無法完成研發。
2019年以來,河北省工信廳陸續出臺《河北省“工業診所”創建方案》《河北省工業診斷服務行動計劃(2022—2025年)》、河北省“工業醫院”建設指導規范、河北省工業診斷服務機構績效評價實施細則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確目標任務、責任分工,打造全鏈條閉環式管理體系,為發揮工業診斷服務效能打下堅實基礎。
“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推進三級診療體系已經3年多了,服務工業企業近2萬家,出具專業診斷報告4萬余份,累計為企業增收減支120億元。”河北省工信廳工業項目投資處副處長史清江說。
攻克轉型難題
中小企業體量偏小,整體實力較弱,創新能力不強,抗風險能力較差,在發展過程中或多或少遭遇過諸如產品競爭力不足、工藝效率低、生產能耗高等難題。為解決中小企業轉型難題,河北省工信廳與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原北京分院)、中科率先(北京)高新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達成深度合作,聚合中科院100多家基層院所的院士、專家、學者,以及設備儀器等,從人才、科技、節能、環保和品牌等方面為河北省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服務。
2021年,河北省武邑縣衡水匯德水準儀器有限公司遇到難題,因人工生產誤差導致水準器均勻性一致性無法得到保證,影響了出口訂單。“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我在‘工業診所’來武邑縣巡診時,找到了來自河北省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工業大夫’張田龍。專家給出的診療方案是設計一款玻璃水準器內壁自動磨削裝置。通過反復改進與試驗,我們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公司總經理卓軍說。
“我們用將近1年的時間研發出這套設備,給企業解決了實際問題。研發出中小企業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能產生良好效益的優質產品就是我們的目標。”張田龍說。
如今的匯德公司憑借穩定的產品品質,已經成為德國一家大型企業的指定供應商,年增加產值近2000萬元。
史清江表示,三級診療服務體系提供的優質高端資源和精準專業服務,使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感受到切實療效,積極主動走上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道路。
精準匹配供需
好的服務平臺需要更多的企業了解、認可、使用。為加大工業診斷服務模式推廣力度,整合匯集中科院等國家大院大所各類高端資源,精準開展供需匹配、成果對接和宣介推廣,河北省每年舉辦13場大型服務宣傳推廣活動,推動更多企業和機構了解使用工業診斷服務體系。
近期,河北省工信廳舉辦生物醫藥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巡診對接活動。線上舉行成果路演,發布20余項中科院最新成果,近500家企業線上參會,精準匹配項目10余個。
河北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趙克時介紹,在今年10月25日廊坊市舉行的首場工業診斷服務宣貫活動上,除介紹政策與診斷服務平臺外,還組織專家授課、意向合作簽約儀式、高端項目發布、入企巡診等活動。
為真正實現診斷服務和成果轉化落地“兩條腿走路”,河北省工信廳和中科率先(北京)高新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搭建河北省工業診斷服務平臺,企業在平臺上可享受國家和省內各類支持政策,共享中科院、工業診所、金融機構以及各類研發服務機構的最新成果,隨時進行咨詢和申請體驗,與有關專家進行線上溝通等。“我們希望利用工業診斷平臺和地方‘工業診所’形成合力,助推更多院企合作項目落地,為河北產業轉型作出貢獻。”中科率先總經理柳海永說。
截至目前,河北省工業診斷服務平臺已共享中科院專家信息13萬余條、中科院院士500余位、中科院最新成果20萬項、儀器設備6000余臺(套)。今年有27家中科院院所單位與河北企業達成合作近70余項,總投資額近12億元,涉及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多個領域。
“我們同時一對一安排工業診所對河北全省107個重點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開展精準摸排,摸清底數、找準病根、精準開方,攜手推動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史清江說。 (經濟日報記者 王勝強 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 李 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