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支出大保障!“惠民保”如何體現普惠性→
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是由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指導保險公司運作的一種醫療保險。由于它具有價格低、保障高的特點,又與基本醫保緊密銜接,因此也被稱為“惠民保”。
緊密銜接醫保 北京普惠健康保上線
今年的北京普惠健康保昨天(11月1日)正式上線,這也是目前北京唯一一款可以使用醫保個人賬戶資金購買的保險產品。
北京普惠健康保由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北京銀保監局指導監督,六家保險公司共同承保,一年的保費是195元,最高300萬元保障額度。
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待遇保障處處長 楊菁:北京普惠健康保是由政府支持和監管,是一款緊密銜接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的商業補充醫療產品,具有極高的社會屬性。覆蓋范圍廣、價格低。
北京銀保監局人身保險處處長 王丹:保障責任涵蓋醫保內自付、醫保外自費和國內外特藥,而且不限年齡,不限病史,充分體現了“人人可及的小支出大保障”普惠特性。
與去年相比,今年北京普惠健康保的覆蓋面,除了北京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外,還擴大到了新市民群體。
中國人壽財險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助理 馬軍:擁有北京市戶籍及北京市居住證人群,且投保了異地的基本醫療保障的北京市市民均可以參保。
此外,今年的北京普惠健康保可以使用醫保個人賬戶資金來購買,操作也很簡單。
人保財險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 盧燕:首先關注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眾號,確認支付里有三種方式,點擊個人賬戶支付,用我的個賬余額進行支付就可以了。
多地推出“惠民保” 提高保障程度
據統計,到去年底,全國已有27個省份推出了200多款“惠民保”產品,參保總人次達1.4億。今年,不少城市的“惠民保”提高了保障范圍,將更多的新藥、特藥以及創新診療技術等納入了保障范疇。
據浙江銀保監局統計,浙江全省今年“惠民保”參保人數接近3000萬,參保率達到53%。眾多參保人在醫保報銷之外,通過當地的“惠民保”產品減輕了個人醫療負擔。
紹興市民 王秋英:想不到100塊錢保費,給我報銷了這么多。我出院的時候,直接給我們扣掉了。
紹興市醫保局規劃和醫藥管理處副處長 王偉紅:每6個住院病人有1個病人獲得了“越惠保”賠付,滿足了群眾不同層次的就醫需求,重點解決了醫保目錄外醫療費用的報銷。
包括廣東、江蘇、上海、北京等多個省市,今年的“惠民保”產品都進行了升級,有的擴大了參保群體,有的擴大了保障范圍,增加了可報銷的新藥特藥品種、創新療法等。
南京市醫療保障局待遇處處長 周建平:保障的力度也有所增強,包括參加“寧惠保”一期、二期,沒有獲得理賠的健康人群,這次在1.8萬元到2萬元責任段里面,增加20個百分點的報銷比例。
北京銀保監局人身保險處處長 王丹:要不斷地根據實際經營結果、醫保政策調整和醫療費用變化情況,動態調整保險責任和費率。同時及時將醫療新技術、新藥品、新器械的應用納入保障范圍,支持醫藥健康產業協調發展,更快更好惠及百姓。
“惠民保”如何體現普惠性?
“惠民保”作為醫保的補充,普惠性是它最明顯的特點之一,也就是說它適合各類人群投保。“惠民保”產品的普惠性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一般來說,商業保險產品在投保前,都要調查被保險人的健康狀況、年齡等,一些既往癥人群甚至會被商業保險拒之門外或者提高保費。而“惠民保”產品在這些方面則基本上沒有限制。
黑龍江省醫療保障局副局長 劉萬龍:不限年齡、健康狀況,即使有過疾病的人也可購買。既能報銷醫保內費用,也能報銷目錄外的費用,還能報銷包括國內特種藥械、海外特種藥械、罕見病。
中國平安集團副總經理 黃寶新:商業健康保險一般來說,年齡越高收費越高,而且很多百萬醫療類產品或補充醫療類的產品,對于投保年齡和健康狀況都是有要求的。但北京普惠健康保不區分年齡、職業,統一定價,是真正的實惠。
據記者了解,目前各地“惠民保”產品的價格,基本上都在幾十元到一百多元的范圍內。相對于百萬醫療險等商業保險要低很多。
在賠付方面,浙江、廣東等不少地區的“惠民保”產品都實現了直賠,北京等不少城市也在完善賠付的便利性。
中國平安集團副總經理 黃寶新:我們目前在測試2023年,預計部分醫保內的責任會開放直賠的方式,也就是在醫保報銷以后,普惠健康保會同步報銷,老百姓只需要支付醫保和普惠健康保報銷后剩余的部分,不需要墊付,流程更便捷,而且也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
讓“惠民保”產品長期可持續發展
保本微利是“惠民保”產品的監管要求之一,經過近三年的快速增長之后,未來是否能夠持續?專家表示,這還需要各地政府以及監管部門的共同努力。
多名業內專家表示,目前普惠保產品已經積累了不少客戶,但是未來是否能夠持續增長,是一個考驗。同時,作為一款全新的保險產品,它的條款設計等也需要不斷完善。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 鄭秉文:它源自于大數法則,一定要有一定的參保人數,這個參保人數是個基礎。如果參保人數下滑比較明顯,低保費、高保額這樣的商業保險是不可能支撐起來。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董希淼:各地處于探索階段,尚未經歷完整的保險期間,在相關條款安排,特別是賠付條件設置等方面依據不足,尚無經驗可以參照,還需進一步探索普惠性和商業性的平衡。
記者還了解到,為了提高“惠民保”產品的賠付效率,多個城市都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向保險公司開放了部分醫保數據。同時,為了確保產品的普惠性,還加強了對結余資金的監管。
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待遇保障處處長 楊菁:我們要求保司應賠盡賠,來體現產品的普惠性。同時對于保司當年資金運行也進行跟蹤,要求他們把運行資金按照階段性來進行滾存使用,也就說今年如果結余多了,滾到下一年,如果結余少了,通過幾年滾存來調劑使用,同時也會根據滾存的情況,來調劑調整保障水平。
(總臺央視記者 王雷 王瑄 杜雷鳴 張軍 江蘇臺 廣東臺 黑龍江臺 上海臺 紹興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