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磁力”越來越強
吸引全球前沿商機技術創意集聚——
“進博磁力”越來越強
“以前提起青浦區徐涇鎮,給人的印象大多是上海的江南水鄉;如今再看徐涇鎮,作為進博會舉辦地,隨著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拔地而起,這里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首屆進博會開始就參與服務保障工作的徐涇鎮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姚堅每每談起進博會的溢出效應,總要感慨近年來徐涇鎮發生的變化。
“從空中俯瞰,依著‘四葉草’向西望去,高樓林立的西虹橋商務區如同一顆閃亮的明珠鑲嵌在徐涇的土地上,依托大會展、大交通、大商務聚集效應,集聚了各類企業總部超50家,越來越多企業將自己的總部或管理、營銷、貿易等功能性總部設在西虹橋商務區。”姚堅說,在第五屆進博會到來之際,徐涇鎮將繼續借助“進博磁力”,全方位提升能級,積極打造“會展首位鎮”。
進博會就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吸引著全球最前沿的商機、技術、創意,為每個參與其中的主體打開攜手共贏的大門。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進博會已連續成功舉辦4屆,充分發揮了窗口和支點作用,不斷擴大品牌效應和溢出效應,搭建國內國際共享的合作平臺,已成為全球新品的首發地、前沿技術的首選地、創新服務的首推地。
進博會會期雖然只有6天,但其溢出效應卻貫穿全年。通過推動“6天+365天”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進博會帶動了貿易往來、外商投資、產業升級、消費升級。位于上海南京路步行街的進博集市集合了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超過5000款“進博同款”及國別特色商品,成為上海的網紅打卡點;距離“四葉草”不遠的虹橋品匯,去年啟動了8萬平方米新館,不少進博商品能以相當優惠的價格買到,這里也為海外客商試水進博新品提供了空間載體。
“經過4年發展,進博會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四大平臺’功能日益突出。上海不斷滿足人民高品質生活需求,形成了廣闊的消費市場,成為進博會放大溢出效應的助推器。”進博會城市服務保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顧洪輝表示,上海將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為抓手,加強進博會采購組織和供需對接,吸引更多高能級主體、高端品牌集聚,做好做優“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臺,吸引更多進博會首發首展的優質產品和特色品牌在上海首秀首銷。
全力做好服務是進博會籌辦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來,上海在強化法治化保障、精細化服務、智能化保障方面下足功夫。以精細化服務為例,海事部門進一步優化“單一窗口”標準版船舶申報系統,服務海運展品便捷通關;市場監管部門將首次實施參展商分類分級管理,不同風險級別采取不同綜合巡查和服務指導措施;醫療服務方面則根據進博會籌辦需求和場館分布等,精準配備現場醫療保障網絡布點和醫務力量,設置進博會定點醫院。
顧洪輝介紹,在進博會組委會的統一領導下,上海市設立了進博會城市服務保障領導小組,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統籌推進17個保障組的籌備工作,編制服務保障總體方案和任務書,梳理形成問題清單,持續推進216項重點任務落實和27個重點問題的協調解決,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為進博會提供一流城市環境和服務保障。(記者李治國 李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