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有財:運動,為保險增值
央廣網北京8月17日消息(記者柯研 王吉星)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視聽大會》報道,近年來,保險產品不斷推陳出新,越來越多的險種在原有保障模式的基礎之上,加入了很多新鮮好玩的元素,比如通過運動可以減少投保人所繳納的保費,或是增加投保人的保額,讓運動產生了實際的經濟價值。運動減保費、增保額適用哪些險種?經濟之聲主持人柯研對話永達理保險經紀公司業務總監臧博佳,和您共同探討運動如何為保險增值。
保險+健康管理=雙贏
傳統意義上的保險是“事后補償或事后理賠”,而隨著技術和理念的發展,部分保險公司開始向“事前防范+事中介入+事后補償”方向轉型:通過智能設備監測客戶鍛煉情況,并分多年、多次獎勵更健康和未來可能更長壽的客戶。承保客戶可以通過運動,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況,并得到減少保費或增加保額、增加保險保障權益等好處。
“保險公司通過‘保險+健康管理’策略,幫助客戶提升健康水平,降低健康風險,當然也會增強客戶粘性,擴展保險業務的產業鏈條,這是保險產品跟運動相結合的邏輯出發點。”臧博佳分析,可以使保險這一原本比較低頻的交易場景,通過運動聚合成高頻場景。投保客戶通過健身和互動活力計劃,給自己設置量化目標,達成之后享受獎勵,通過有激勵的鍛煉身體,讓運動變成生活方式,讓鍛煉成為常態,讓身體更加健康。基于此,客戶和保險公司有一個共同目的,即希望投保人可以活的更長久,所以對保險公司而言,推行互動式新型保險可達到雙贏效果。
哪些保險產品可以“互動”?
1.重疾險。重疾險涉及生命周期較長,可以讓客戶通過運動來持續提升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態。
2.醫療險暫不涉及。醫療險一般是短期的消費型保險,一年一保,有普惠性質的保險,例如百萬醫療、普惠保等,也有中端醫療和高端醫療險,但目前難以通過精算再優化保費,也很難再贈送可穿戴設備,進行身體狀況一對一監督。
3.互動型年金險。該險種可提前鎖定居家護理服務的權益,一旦觸發就會給予匹配20年的居家護理服務,覆蓋周期長。同時,還會提升康復上門、基礎護理上門、醫療護理上門等服務權益,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年金險產品提供更多權益和優惠。
4.定額終身壽險。該險種和運動相結合,為投保人帶來更多價值和權益。上門體檢測試,確定投保人是標準體、優享體還是特優體。優享體或特優體,可以用9折或者85折的費用來購買定額終身壽險,標準體客戶可以通過日常鍛煉,未來達到優享體和特優體的標準,一方面降低保費,另一方面可以開始享受每年2%的保額遞增的權利。
小貼士:運動量VS保額,怎么算?
1.重疾險:每年運動240天,5年運動達標,可以最多提升25%的保額。
2.年金險:目前主要體現在服務的權益提升上,會幫忙鎖定長期護理的權益,并且能折算出不菲的增值服務。
3.定額終身壽險:每年運動180天,可以最多提升2%的當年度保額,10年運動達標,可以提升累積最高20%的保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