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貫通文史哲之詩文——評《俞樾詩文集》

      發布時間:2022-06-30 09:48: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張劍(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一部古籍整理著作,該如何評估其價值和質量?筆者以為可從重要度(整理對象的影響力)、創新度(以前有無整理或較之前整理有無重要突破)、難易度(是繁難整理還是簡易整理)、規范度(是否符合古籍整理一般性規則)、可靠度(整理的差錯率)五方面去考慮。前三者主要是價值評估,后兩者主要是質量評估。依此標準,張燕嬰編輯校點的《俞樾詩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22年3月,以下簡稱“人文本”)或可稱得上是一部“五度”俱佳的古籍整理成果。

        俞樾(1821—1907)是晚清著名的經學家和教育家,被陳寅恪先生譽為“一代儒林宗碩,湛思而通識之人”(《俞曲園先生病中囈語跋》),對晚清社會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著述淹通四部,確為一代通儒;其在晚清政壇活動時間不長,但師友多有曾國藩、李鴻章、彭玉麟這樣的朝廷要員;其一生中近半個世紀都在江南從事教育,從其問學的門生不下千人,聞名者數以百計,皆在晚清民國學界、政壇或文化領域留下各自的影響。由此愈可見出俞樾本人的影響力,以至于時人六橋三多曾以“山中宰相陶弘景”為比。由于俞樾多元的身份,其詩文作品脫離了純文學的意味,成為“貫通文史哲之詩文”(《俞樾詩文集·代前言》),重要度不言而喻。

        據我所知,早在十余年前,張燕嬰就開始了俞樾著述的搜集整理工作,并陸續提交出版了《俞樾函札輯證》(鳳凰出版社2014年)、《春在堂尺牘》(鳳凰出版社2020年)。而《俞樾詩文集》雖早在2012年即交付人民文學出版社,然因各種原因,遷延至今始得面世,以至正式見書晚于浙江古籍出版社和鳳凰出版社的《俞樾全集》(以下分別簡稱“浙古本”和“鳳凰本”)。但“人文本”仍有重要的創新和參考價值。如“鳳凰本”所收《賓萌外集》《賓萌集》《春在堂雜文》未做輯佚,“人文本”僅據俞樾早期作品的刻本或稿本就輯得17篇。

        如眾周知,整理俞氏詩文,底本無疑以《春在堂全書》刻本為首選。但俞樾作品的早期刊本至其晚年重編時多有芟薙,造成一部分早期作品失載于《全書》本;另一方面俞樾仍有大量集外詩文散在各處。如何輯佚,輯得如何,既見難度,又見功夫。

        “人文本”不僅將《春在堂全書》中的詩文創作匯集起來(包括《春在堂詩編》《春在堂詞錄》《賓萌集》《賓萌外集》《春在堂雜文》《春在堂尺牘》等23種),并搜集到刻印單行的《金縷曲廿四疊韻》《曲園四書文》《曲園課孫草》《曲園擬墨》四種(鳳凰本失收《金縷曲廿四疊韻》一種、浙古本失收《曲園擬墨》一種)和僅以稿本傳世的《春在堂尺牘》卷七;而且更用心輯補《全書》之外的作品。整理者曾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瑞安玉海樓、日本國會圖書館、日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等多家圖書館目驗俞樾稿抄本著述17種,經過核校考辨,輯得未收入《全書》本和單行刻本的詩7題13首、文14篇(收入第7冊“詩文輯錄”中)。又曾在2016年德清縣博物館舉辦“花落春仍在——俞樾書法特展”中,輯得俞氏集外詩1題5首、文2篇。這種不計甘苦和成本的輯佚,在時下的整理者中,恐怕并不多見。正因為整理者充分搜集俞氏作品集的稿、抄、刻本,廣泛瀏覽其交游圈人物的著作與家譜,檢索俞樾生平游歷、生活過的地方文獻資料,做了大量的搜集、補訂,最終才輯得詩詞170多題、文250多篇,約20萬字,其創新度和難度無疑值得肯定。

        我國古籍整理事業源遠流長,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行業慣例,可惜目下不少古籍整理并不尊重這些起碼的行業通則,以至于水校水注橫行,該校該注處反而缺失或訛誤。“人文本”的校勘是認真而規范的,比如“整理說明”對所用底本和重要參校本都做了規范著錄。收錄在《春在堂全書》中的作品集,雖大都經過俞樾的親自審定和蔡啟盛校勘(即《全書》中刻入的《春在堂全書校勘記》),但仍難免誤字。“人文本”在充分掌握俞樾作品稿本與各時期刊本的基礎上,或據不同版本、或據用典出處、或據征引文獻,分別運用對校、本校、他校、理校諸法予以訂正,其中僅通校過的版本就有10種之多。

        校點的認真規范,自然也為成果的可靠度提供了保障。“人文本”對輯錄詩文做了精心考辨,厘清了哪些是改本(需出校),哪些是真正的集外文(需輯補)。如浙古本所輯《清明作社》《梅花》等詩,《報汪蓮府琴軒瞻園書》《畫余盦古泉譜序》《庶幾堂今樂序》《讀方澍人嘯云樓詩書語》《佚名經學書目識語》等文,實皆見于《全書》,僅題目或文字有異,應出校而不入輯佚。“人文本”還做到了輯佚皆用一手材料,不用轉錄;如《曲園遺言》一文不用俞潤民、陳煦的《德清俞氏》轉錄,而據上海圖書館所藏之俞氏手跡影印本,故文字較前者為多;“浙古本”輯佚中有文6篇、詩4題,因“人文本”未見原始材料,故實事求是,未做轉錄。

        與此同時,“人文本”的校記,因為認真規范,還有擴展研究的價值。比如,由于其通校本包括清道光己酉刻本《好學為福齋詩鈔》三卷、清咸豐八年刻本《日損益齋詩鈔》十卷,清咸豐辛亥刻本《好學為福齋文鈔》二卷、清刻本《草草廬駢體文鈔》二卷、清咸豐九年刻本《日損益齋駢儷文鈔》四卷等俞集的早期單行本,使得《詩文集》的校記還在相當程度上還原了俞樾詩文創作修訂的過程。再如,《春在堂雜文六編》卷九收入俞樾為湯壽潛的《四通考輯要》撰寫的序言(以下簡稱“《雜文》本”),整理者發現,此序又見于清光緒二十五年圖書集成局鉛印本《三通考輯要》書前(以下簡稱“鉛印本書前序”),經校勘可知,“《雜文》本”中的“四通”,在“鉛印本書前序”中均作“三通”,而缺少之“一通”,乃“明人王圻所續者”(即明王圻《續文獻通考》)。據俞序可知,他為湯著撰序時“未見其書”,僅“觀其自序”。看來湯壽潛撰作的最初目標是要為四部《通考》書籍做“輯要”,而在著述過程中又調整了計劃,最終僅為三部《通考》書籍做了“輯要”。若非整理者認真細心,將兩篇序言對應起來,這一過程極有可能就泯滅了。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大黑bbb| 中文字幕网站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毛片哪里有| JAPANESEHD熟女熟妇伦|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级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 ssss国产在线观看| 日本一本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狠狠色欧美亚洲狠狠色www| 国产91中文剧情在线观看| 99r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 一本大道在线无码一区|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欧美黑人乱大交ⅹxxxxx| 再来一次好吗动漫免费观看| 青柠直播视频在线观看网|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三级国产女主播在线观看| 巨胸狂喷奶水视频www网站免费| 久久国产小视频| 欧美a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chinese乱子伦xxxx国语对白| 手机看片久久国产免费|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s| 欧美xxxx狂喷水|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站| 狼群视频在线观看www| 十七岁高清在线观看|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的| 午夜性色吃奶添下面69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