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鼓瑟吹笙,為今人奏古音

      發布時間:2022-05-17 10:11: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畢京津

        在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的演出幾乎場場爆滿。22年來,古樂團專注于復原古樂器、古樂曲,讓文物“活”起來,讓觀眾不僅能觀看,還能夠聆聽歷史。復原的過程也是學習、研究的過程。如今,樂團還嘗試網絡直播,創新演繹流行音樂、經典名曲等,奏響古樂新聲。

        從自己做樂器、找譜子開始,再進行演奏,還要做音樂考古、學術研究……這是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的日常。

        “別的樂團就是樂團,我們的古樂團既是樂團,也是研究所和學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他們已經這樣堅持了22年。

        從動手復原古樂器和古樂曲開始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華夏禮儀之邦,待客之道,哪能少了音樂?2000年,秉此初衷,河南博物院組建華夏古樂團,希望以古樂曲、古樂器招待八方來賓。

        “我們想讓文物‘活’起來、展覽‘動’起來。讓參觀者不僅能觀看,還能夠聆聽歷史。”馬蕭林說。

        探索并不容易。現任華夏古樂團團長霍錕司職首席吟唱演員,2002年加入古樂團后,還沒登臺表演,先要“窮經究理”。“雖說是‘古’樂團,可一切都要從‘新’開始。”他說,別的樂團拿出樂器、翻開譜子就能登臺表演,“我們呢?樂器文物動不了,必須自己動手復制、研發。曲譜散落于各種古籍,得自己查找,有時候翻10多本古籍才能確定一首古曲。尋尋覓覓找到了,還得‘翻譯’宮、商、角、徵、羽,才好上手演奏。”

        一曲高歌千古意。為了確定宋詞吟唱《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曲譜,霍錕找來日本東京大學圖書館的史料仔細研讀;為了唱出《陽關三疊》的蒼涼、豪邁,特地到甘肅陽關遺址,登高望遠。霍錕說,古樂團演奏過的上百首古樂曲,都是這樣一點點磨出來、悟出來的。現在,古樂團平常每天在博物院演出兩場,節假日演出3場,幾乎場場爆滿。

        2013年春節期間,華夏古樂團被選中赴美國進行慰問演出。聽聞古樂,有的華人熱淚盈眶,有的驅車上千公里,一場又一場追隨著他們的演奏。“臨走時,有人給我們留了一句話——‘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那一刻,我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感覺付出都值得。”霍錕說。

        到古籍史料里尋找和研究創作依據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華夏古樂團成員袁佳音在瑟上彈完一曲《楚歌》,沒等掌聲響起,就有人發問——“瑟在中國早就失傳了,你們怎么證明復原的這個樂器就是瑟呢?”

        談起2014年到韓國國立國樂院的訪問演出,袁佳音印象深刻。“還好早有準備。播放PPT,從古籍、壁畫、出土文物,到瑟弦、瑟碼、瑟身,我們把復原、復制古瑟的依據和過程,里里外外給觀眾講了個遍。”

        “只會演奏可不中!還得講出道理來,人家才服氣。”袁佳音幾乎參與了華夏古樂團的歷次出國展演。“古樂器、古樂曲本來就容易引來大家的興趣和疑問。”袁佳音說,如果只會演奏,不了解源頭、流變、制作和創作等相關知識,很容易被人問住。

        “博物院本身就是研究機構,古樂團自然也不例外。我們復原、演奏的古樂器、古樂曲,必須具有學術上的嚴謹性。”馬蕭林說,古樂團的每個人既是演奏者,也是研究人員,“我們想要培養的是學者型演奏家。”

        建團伊始就加入的袁佳音,22年來一直彈奏古瑟。“我原來學古箏,入團以后彈古瑟。古瑟形似古箏,看起來就多了一排琴碼和幾根弦而已,但實際上手法、音色都不同,必須從頭琢磨。”古瑟失傳已久,袁佳音就自己埋頭古籍,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州箏派”的演奏技法等,一點點摸索。多年積累,成果頗豐,袁佳音不僅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還參與編撰了專業著作。“我們不想做一閃而過的流星。”袁佳音說,“必須埋頭苦練,埋頭鉆研,厚實自身,才能繼續引領潮流。”

        建團以來,華夏古樂團累計復制、復原古樂器30余種1000余件,發掘、演奏古曲近200首,樂團演職人員累計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出版著作、光盤等10余部。

        探索古今相融、中西合璧的新聲

        95后晏文濤2018年加入華夏古樂團,沒想到初來乍到,就接到了復制、吹奏博物院鎮館之寶——賈湖骨笛的重任。

        賈湖骨笛出土于河南舞陽縣賈湖遺址,是中國最早的實物樂器,距今有8000年以上的歷史。“剛進來,霍團長給我一本《賈湖骨笛》。這是博物院自己編輯的專著,足足有400多頁。”書難啃,但晏文濤不氣餒,在專家指導下,復制出了自己的第一支骨笛。

        當悠遠、蒼茫的聲音從骨笛里傳出,晏文濤激動落淚。“這可是印在教科書上的文化瑰寶啊!”他用自己做出的骨笛,一邊努力磨煉吹奏技藝,一邊摸索古曲古調,很快成長為古樂團的骨笛吹奏骨干,還登上央視的節目,為觀眾演示骨笛吹奏技巧。

        “古樂團是個大學校,年輕人在這里成長很快。”晏文濤說,“很慶幸,加入了華夏古樂團這個‘最強戰隊’。”

        年輕人如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也有賴于22年來古樂團成員的接續努力和深厚積淀。霍錕當選河南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被評為河南省級非遺“中原詩經古樂”代表性傳承人;由歌唱轉行古琴的古樂團成員羅蘇理,從讀古琴譜開始摸索彈奏技巧,從挑木頭、選絲線開始,探索古琴制作技藝,是河南省級非遺“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華夏古樂團成立以來,累計有6人次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培養副高以上高級演奏、科研人才3人,省級非遺傳承人2人,被評為省級音樂文物保護與研究重點科研基地,承擔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項目1項。

        除了演奏古樂曲,古樂團也在嘗試其他風格。比如用古樂器演繹流行音樂、經典名曲等,這種古今相融、中西合璧的探索也得到許多觀眾的點贊。他們還將演奏視頻傳到“云端”、做起網絡直播,引發陣陣“古樂熱”。“文化的生命在于傳播,互聯網慢慢成了我們的又一塊主陣地。”馬蕭林說,古樂團一直都有創新的基因。(畢京津)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12页|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777成了人乱视频|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1页| 国产精品美女视频|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国产| 美女脱一净二净不带胸罩| 大伊香蕉在线观看视频wap|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女人张开腿给人桶免费视频| 亚洲噜噜噜噜噜影院在线播放| 里漫社扶她全彩口工漫画| 婷婷五月综合激情|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秋霞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男人进的越深越爽动态图|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mm131美女爽爽爽作爱视频| 樱桃视频影院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专区| 欧美人与性动交另类| 四虎影视在线观看2022a| 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草莓视频未满十八岁| 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软件|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专区在线视频| 88av在线播放| 拔擦拔擦8x华人免费久久|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麻豆视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奇米影视第四色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