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24家鋼企完成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
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但同時也是大氣污染排放的大戶。2019年以來,國家在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率先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改造。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0日發布數據顯示,目前,我國24家企業完成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產能1.48億噸,占總產能的13.8%。
走進河北這家鋼鐵企業,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實現超低排放,需要從源頭做起,這條全封閉通廊將原料輸送到廠區,直接投運到生產線,通道內部采用自動識別系統,可以全過程實現數字化控制抑塵。
河鋼唐鋼能源環保部副部長 吳海東:燒結生產排放對空氣影響較大的是“氮化物和硫化物”,我們采用國際領先技術的脫硫脫硝工藝和燒結煙氣循環技術,實現了生產與環保的融合。
相對集中固定的排放源,比較容易控制,那散亂在各個生產環節的不規律排放源如何控制?在我國鋼鐵行業第一家智能化生產環保調度中心,平臺可以24小時實時監控整個廠區2728個零散排放點的情況。
首鋼股份遷安鋼鐵公司環保部部長 程華:每當數據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時候,系統會自動發出指令,提醒生產操作人員及時進行調整,確保數據穩定達標。
通過實施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我國重點鋼鐵企業二氧化硫、顆粒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總量下降明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近5.7億噸的鋼鐵產能正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到“十四五”末,全國鋼鐵行業80%的鋼鐵產能要達到超低排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