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企為人工智能產業添動能
原標題:北京國企為人工智能產業添動能
近日,記者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國企高質量發展”主題采訪時了解到,北京國企正在發揮各自優勢,加速布局數據和算力賽道,為壯大人工智能產業增添動能。
人工智能時代,數據是新型生產要素。作為北京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重要平臺,北京金控集團旗下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全力搭建基礎設施,加速匯聚“沉睡”于各處的數據資源,使之變成數據產品流通起來。
作為新生事物,交易所成立剛滿3年,數據交易的市場生態在加速形成。以數據要素供給為例,交易所已聯合大型頭部機構和企業推進建設多元化社會數據專區,涵蓋交通、氣象、能源、金融、文化、通信、工業、科學、自動駕駛、算力交易、人工智能等多個領域。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人工智能近年來異常火熱。發展人工智能,高質量的數據是核心要素之一。以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數據為例,過去通過互聯網收集的免費數據已不能滿足訓練需要。而與此同時,過去發展中形成的大量數據仍分散在各個單位或市場主體內部,導致中文語料庫“激活”的比例很低。
數據交易所通過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交易服務體系,幫助市場需求對接,將原始數據“挖掘”成為數據產品,釋放數據資產的價值。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負責人表示,作為數據流通交易的樞紐,交易所扮演的角色就如同數據的“中央廚房”。
目前,交易所正在持續推動建設更大規模的大模型訓練語料庫,推動非公開數據集和算力進場交易,為北京AI原生產業發展提供支撐保障。
就在近期,交易所剛剛發布北京100個人工智能大模型高質量訓練數據集。數據集首次匯聚來自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知網等36家單位提供的非公開數據集,涉及20多個應用場景。
算力也是支撐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北京中發展智源人工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瑞介紹,去年,中關村發展集團在門頭溝投資建設100P(1P約等于每秒1000萬億次計算速度)國產自主可控的算力,這大體相當于5萬臺家用電腦的計算水平。
伴隨著人工智能“百模大戰”而起,這一前瞻布局如今正撬動著更多社會資源向京西聚集。一個多月前,在第二屆北京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北京首個自主創新人工智能算力集群宣告落地于此,未來將匯聚千P級算力,為企業提供觸手可及、普惠高效的算力服務和模型調用支持。周瑞表示,今年底,更大規模的算力集群將建成投用。本報記者 孫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