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蒙產業園讓鄉村長出“金菜葉”
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星耀鎮永合村建起了京蒙產業園,引進企業時,村民張曉敏怎么也想不通,這南瓜秧上還能長西瓜?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加入了合作社。
沒想到一年下來,收入翻了好幾倍,看著一個個長勢喜人像葫蘆一樣吊著生長的小西瓜,她終于把懸著的心放到了肚子里,逢人就講種西瓜的好處。“俺家種了20多年的西瓜,從來都是看老天爺的臉色吃飯。現如今,加入了合作社,有北京來的專家給俺們提供技術輔導,還有北京的專業合作社對俺村種植的西瓜點對點訂單式采購,種出的不愁賣!今年村里好多人家都買上了小汽車。日子是越來越有盼頭啦!”她高興地說。
幾年前大家可真是笑不出來。彼時,星耀鎮還是一個靠天吃飯的窮鄉鎮。這里農業生產基礎設施薄弱,生產技術落后且運輸成本較高。風沙、洪水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農產品產量忽高忽低,加上病蟲害侵擾,村民的生活水平始終徘徊不前。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2018年以來,隨著京蒙協作從“輸血式幫扶”的1.0時代駛入“造血式協作”的2.0時代,正鑲白旗緊抓京蒙幫扶協作契機,找準產業扶貧新路子,籌建正鑲白旗京蒙現代農業科技產業園。在產業發展的道路上,立足區位優勢,先后引進北京多家西瓜種植企業,讓全國知名的“大興西瓜”穩穩落戶在大草原。
在鄉村振興道路上,正鑲白旗利用地域特有資源稟賦,牢牢立足生態、緊緊圍繞生態,找到突破口,積極探索發展綠色蔬菜設施農業,闖出了一條極具地方特色的產業發展之路,讓窮鄉村里長出了“金菜葉”。
2022年,該旗利用京蒙協作資金2500萬元在龍王廟村建起了一座占地面積300畝的“四季生態農場”。農場負責人董旭鵬在政府引導、政策扶持下,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帶領村民一起積極學習種植技術,利用溫室大棚和草原天然肥料優勢,一年四季產出近30種農產品,有機蔬果已經遠銷到了10多個省區。
“現今,當地的村民變身成為產業工人,實現了在家門口打卡上班,年收入可達6萬多元。生態農場同時還可以實現鄉村休閑旅游,去年吸引了不少游客。”董旭鵬說。
如今,正鑲白旗的發展就如栽下梧桐樹,引來了金鳳凰。2018年以來,引進北京李家巷西瓜產銷專業合作社、北京鑫萊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北京伍各莊益農農業專業合作社、北京格林福德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等9家農業企業,整合流轉土地近5000畝,企業累計投入資金6600萬元,建設、改造農業大棚2320座,同時正鑲白旗投入資金2700萬元,完善園區內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為園區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產業園區以西瓜、南瓜、甘薯、葉類蔬菜以及集約化育苗的種植銷售為主導產業,規劃建設“核心區-示范區-輻射區”三個層次的整體結構,2022年園區內瓜菜薯產量達1600萬公斤,實現年純收入2200萬元,2023年實現純收入2800多萬元。(記者 巴依斯古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