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消費維權十大典型司法案例發布
本報北京3月20日電 (記者齊志明)日前,中國消費者協會征集、匯總2023年全國法院系統推薦的消費維權司法案例,并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充分研討,綜合考慮案例的新穎性、典型性、示范性及對消費維權的指導價值,確定并發布了2023年“全國消費維權十大典型司法案例”。
此次發布的“全國消費維權十大典型司法案例”涵蓋多個消費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特別是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中暴露出的消費維權新問題,如汽車消費中的不公平格式條款問題、直播帶貨消費欺詐問題、消費者行使監督權進行評論的邊界、變相強制消費者掃碼點餐的侵權責任、社區團購經營者承擔銷售者責任的認定、醫療美容服務構成欺詐的界定、未成年人網游充值維權證明責任的承擔、快遞服務中保價格式條款效力認定、旅游合同附加消費前提條款的責任負擔規則、保險公司對投保人健康詢問不明確而承擔不利后果等。
此次消費維權典型司法案例的評選和發布,旨在進一步發揮司法對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示范和引領作用,促進消費者權益的司法保護。同時也將震懾不法經營者,促進經營者合規經營,引導消費者理性維權,構建消費者友好型消費環境,增強消費者購買信心,激發消費活力。
《 人民日報 》( 2024年03月21日 07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