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創新這一“金字招牌”
國家實驗室體系建設有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豐碩,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前沿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點贊”科技創新實現的新突破,一項項安徽實踐為之增輝,強烈的自豪感激蕩在每個江淮兒女的胸膛。
創新是安徽的“金字招牌”。邁進新時代,安徽之所以在高質量發展的光明大道上不斷取得耀眼的成果,關鍵就在于堅定下好創新“先手棋”。啟航新征程,如何在全國創新版圖中占據重要一席之地?我們需要進一步擦亮創新這一“金字招牌”,堅持把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作為旗幟性抓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
擦亮創新這一“金字招牌”,要建強科技硬核實力。“人造太陽”刷新全球紀錄,“九章三號”屹立世界前沿,安徽挺進科技創新高峰,擁有足夠信心底氣。目前,全省已建、在建、預研大科學裝置13個,擁有“國字號”創新平臺200多家,取得光纖量子密鑰分發等一批原創性成果,突破計算光刻EDA軟件、高溫合金葉片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區域創新能力穩居全國前列。
唯有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才能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要全力服務保障推進國家實驗室等“國之重器”建設,聚力打造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引領高地,持續提升科技創新平臺能級,全面加強高校科技力量建設,構建起“國字號”牽引帶動、“省梯隊”跟進聯動的發展格局,不斷推出一批原創性科研成果,勇當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的尖兵。
擦亮創新這一“金字招牌”,要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1.9萬家、居全國第8位,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597家、居全國第8位,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達2.7萬家、居全國第7位……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增強,創新要素加速向企業匯聚。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強大驅動力。要堅定不移走“科創+產業”的路子,充分發揮企業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主體作用,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擴面提質科技型中小企業,實施好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重點產業領域“解卡”行動,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推動數智賦能產業發展,積極搶占新領域新賽道,以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壯大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擦亮創新這一“金字招牌”,要營造一流人才生態。從出臺人才政策4.0版到開展“人才安徽行”系列活動,再到組建省委人才工作局,我省堅持把人才作為科技創新的關鍵,全力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去年,全省新增各類人才95.5萬,為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人才是第一資源。要大力實施人才興皖工程,強化“一把手”抓“第一資源”責任,與時俱進完善人才政策措施和抓手載體,健全頂尖人才、緊缺人才、創新團隊定向招引機制,全力服務人才在皖發展,推深做實科技人才評價等改革,進一步激發創新主體和人才活力。
創新領先一步,發展領先一路。全國兩會勝利閉幕,新藍圖鋪展開來。我們要堅決扛起在國家創新格局中勇擔第一方陣的使命,把創新這一“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加快建設自立自強的科技強省,讓科技創新成為安徽厚積薄發最堅實的底座、動能強勁最有力的支撐、大有可為最可靠的保障。(本報評論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