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路橋:升級農村路 連起幸福網
一路通,百業興。近日,2023年度浙江省農村公路路況檢測評定結果公布,臺州市路橋區PQI(路面質量指數)優良中等路率以98.03%位列浙江省第一。PQI綜合考慮了路面的破損、平整度、車轍等多個因素,是衡量公路路面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標。
據悉,這是近三年來路橋區在浙江省農村公路路況檢測評定結果中,第二次位列第一。
從通到好:鄉鎮路中心養
修補路肩缺口、完善公路標識標牌……近日,在位于路橋區新橋鎮前七份村的道路上,路橋區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正開展日常養護工作。
“鄉鎮路,中心養”是路橋區的一次探索。據統計,目前,路橋區公路總里程637.233公里,其中農村公路609.767公里,占公路總里程的95.69%,農村公路密度194.87公里/百平方公里。
不僅得有路,路的質量還得高。路橋區農村公路路網密度高,較好地解決了“通”的問題,但是路橋區農村公路建設也存在“里程不少、等級不高、路況不佳、路域不美”等“先天不足”之處。
“在以前,鎮(街道)作為鄉村道路管養的責任主體,缺乏相應的專業技術力量,無法更好地養護鄉村道路。”路橋區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主任陳國強介紹,“我們以新橋鎮為試點,接管該鎮范圍內的鄉村公路養護工作,并逐步向全區其他鎮(街道)推廣。”
“三分建,七分養”。路橋區還轉變傳統公路養護理念,強化日常養護,將每年30%的養護工程資金用于預防性養護,在有效提高道路服務水平的同時,也降低了公路全壽命養護費用。
從粗到精:管護智慧升級
從1.0人工肉眼巡查靠養護工人的經驗判斷,到2.0依靠檢測車輛對路面病害進行識別分析,再到現在向更先進的3.0大數據檢測邁進。
從事多年養護工作的陳國強對數字賦能所帶來的質量和效率提升贊不絕口,他點開“智慧管養一體化平臺”系統,關鍵數據不斷跳動,大到橋梁、涵洞的年度體檢報告,小到每一盞路燈、每一塊標牌的狀態,情況即時可查。
據介紹,路橋609.767公里的農村公路全部實現了數據化管理,“智慧管養一體化平臺”通過公路上車輛的行車記錄數據,利用AI技術計算,及時識別出路面相應的損耗病害,從而有效采取相應的修護保養措施。
路長制助力路“長治”。當前,路橋已在區、鎮(街道)、村三級路長實現全覆蓋,路橋區交通公路部門還與政府領導、屬地鎮(街道)村居協同管理,加快推進路產路權維護、路域環境提升、公路養護資金爭取等方面工作。
此外,路橋區每年拿出3000萬元左右對各鎮(街道)的“四好農村路”建設進行專項補助。路橋區相關部門對農村公路建設和建養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專項督查,保障農村公路項目建設廉潔高效推進。
從弱到強:拓寬致富門路
每逢周末、節假日,新橋鎮金良社區的農家樂一座難求。
“村里的路改成了柏油路,又寬又平,還通了公交。”村里游客多了,農產品也不愁銷路。更好的交通條件,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游客,這也讓大家伙對今后的發展充滿了信心。目前,金良社區已創成市級農家樂特色村,金大田區塊創成國家AAA級景區。
不只是金良社區,新橋鎮通過建成一條長約20公里、貫穿該鎮南片的“四好農村路”,串聯起星羅棋布的村莊。目前,新橋鎮成功引進一批省、市農業龍頭企業和老來生態農場等10多家中小型農業企業及專業合作社。
近年來,路橋區加快推進農村路網發展,努力打通田間地頭“最后一公里”,實現了10個鎮(街道)全部通一級公路,182個村居全部實現通等級公路,在全市領先。
服務鄉村振興,打通農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是必然選擇。路橋區全面完成51個農村物流服務點建設,加強交通、郵政、供銷、商貿、農業等部門的協作配合,讓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電商進村、快遞入戶的運輸暢通無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