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潘碧靈:加大對中部地區省屬“雙一流”高校支持力度
人民網長沙3月10日電(記者劉賓)高校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在服務新時代“中部崛起”戰略中應有所為、大有可為。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湖南省委會主委、湘潭大學校長潘碧靈帶來“關于加大對中部地區省屬‘雙一流’高校支持力度的提案”。
潘碧靈表示,我國中部13所省屬“雙一流”大學作為中部地區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不僅有力服務了中部地區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和科技創新的策源,也是區域文化繁榮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量,促進了部屬與省屬、東中西部區域高校的協調發展、緩解了長期集結形成的高等教育不均衡態勢,對于中部地區乃至全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推進強國戰略和民族復興具有重要作用。
通過調研,潘碧靈認為,目前中部地區省屬“雙一流”高校存在政策供給和辦學經費相對不足等問題。與部屬高校相比,省屬高校經費基本依賴地方財政,辦學經費差距明顯;而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地方財政撥款較多,省屬高校在經費、硬件和師資引入方面保障程度較高;西部地區陜西、四川高等教育發達,西安、成都均為區域中心城市,集聚優勢和人才吸引力強,其余省份地方“雙一流”高校均納入了部省合建高校給予重點支持。
而中部地區省屬“雙一流”高校(除個別已納入部省合建高校外),由于受地方政府財力水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地方政府投入高等教育的意愿等因素影響,在招生規模逐年擴大的趨勢下,如河南大學、山西大學、安徽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等中部省屬“雙一流”預算經費更是捉襟見肘。
因此,潘碧靈建議,全面加強對中部地區省屬“雙一流”高校高質量發展的支持和指導。參照部省合建政策,對中部地區省屬“雙一流”高校研究制定系列支持舉措,在辦學平臺、學科建設、成果獎勵、教研項目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持,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等高層次人才培養方面予以政策傾斜。
持續加大中央財政對中部地區省屬“雙一流”高校支持力度。提高中部地區省屬“雙一流”高校在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中分配比例,賦予資金使用更大自主權。通過“教育強國工程”向其提供相應經費支持,重點加強學生宿舍、教研設備設施、圖書館、校園生活設施、實習實訓基地、校園信息化等教育基礎資源建設。
穩步推進高水平大學對中部地區省屬“雙一流”高校對口支援力度。參照對口支援新疆大學等高校模式,通過選派領導干部、學者專家到相應高校任職,聯合培養研究生、共建團隊平臺項目獎勵等形式,在特色優勢學科建設、師資人才輸送、教師進修培訓、學生聯合培養、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對其給予全方位、深層次、大力度的對口支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