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區五里店街道:黨建引領 打造“幸福西區”品牌
“我們小區什么時候能夠有序停車、有整潔的路面和煥然一新的墻面?”豐臺區五里店街道北大地西區社區建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由北大地一里、三里兩個小區組成,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存在停車難、環境差、治安亂、投訴多等問題,群眾訴求較高。
2019年北大地西區社區引入物業公司,并創立“幸福西區”黨建品牌。2021年起,在五里店街道黨工委的領導下,“幸福西區”黨建品牌不斷做大做強,通過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大提升,扮靚居民家門口的“幸福景”,奏響小社區里的“幸福曲”,做實群眾身邊的“幸福事”。
抬眼一幅畫低頭一處景,滿眼幸福景
老化的墻面變身為色彩絢麗的彩繪墻,破舊的樓門打造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墻,破損的通風口也變成了小區微景觀。為了讓老舊小區“老得有朝氣,住著有特色”,自2022年起,北大地西區啟動“靚顏工程”,對三里和一里兩個小區內20面墻900多平米進行彩繪,手繪“北大地印記”“和諧鄰里”“文明創建”等多幅彩繪作品。對北大地西區三里小區2個單元,8個樓門進行樓門改造,打造和諧鄰里、志愿風采等不同主題的文化樓門,做到一樓一特色。
“通過征集居民意見,大家表示希望小區的墻面多一些彩繪元素,增加社區活力與亮色,很多展示社區風采的照片都是居民代表精挑細選的,西區的‘幸福景’是全體居民一起打造出來的!”社區書記劉舒翊說到,為做好墻面改造工作,社區先后召開了4次居民代表會。除了社區墻面外,還對20個通風口進行了美化。“墻面美化后,從進社區門口到家門口的這段路,每面墻都是風景。”社區居民孫立民說道。
一老一小托起朝夕美好,奏響幸福曲
一直以來,北大地西區以“幸福西區”品牌建設為抓手,以特色亮點活動為驅動,堅持“學”“樂”“為”結合,“服務”與“被服務”融合,打造社區“幸福微時光”。作為典型的老舊社區,小區內60歲以上老年群體占比高達32%,為了讓老年群體老有所樂、樂有所為,社區定期組織開展季度老年人生日會、幸福健步走、乒乓球比賽等活動。“社區共有80歲以上老人120位,每個季度都會舉辦生日宴,讓老年人感受到組織的關愛。”社區書記劉舒翊介紹到。此外,北大地西區還積極推進“銀齡行動”,引導低齡老人發揮志愿服務力量,社區志愿服務隊低齡老人占比為70%。
除了做好為老服務外,社區還創立了基層黨組織、社會組織、家庭“三位一體”協同育人機制,探索“幸福行”青少年活動品牌,開展綠色行、調研行系列活動。
化解小疙瘩調出大和諧,做實幸福事
私搭亂建、雜物成堆、噪聲擾民……居民身邊的小問題,往往會升級成大矛盾,為此,北大地西區堅持早一步快一步解開群眾心里的“小疙瘩”,過去一年,社區接件109件,響應率100%、解決率93.41%、滿意率96.7%,位列全街道第一。為減少居民訴求,社區打造了“有事好商量”議事協商平臺,通過大事會上議,小事電話議,有事隨時議全面解決群眾訴求,2023年組織居民召開線上線下各類議事協商會100余次,解決民生問題150余件,調解鄰里糾紛50余次,并同步出臺管理辦法,形成長效機制,真正做到未訴先辦。
為快速解決居民訴求,社區總結出“早、快、勤、換、準、暖、協、導、跟、度”十字工作法,針對每件、每人、每月都會定期商討,反思總結經驗,探索解決途徑。不久前,社區內有一處水管道堵塞,污水倒流現象時有發生,但有位阿姨因家有老人,且房屋剛裝修完,不愿配合開展更換工程。對此,社區干部召開“個案工作會議”,反復確定工作方式,堅持情理法相結合,加強溝通頻率,最終通過街道、產權單位、物業、社區居民四方努力,順利完成工程。“只要是管道堵塞,不管多晚,我們的包樓干部都全程在,不光社區干部行動,我們也發動‘街坊’力量,最終阿姨松了口。”網格員付佳介紹到。
除了解決訴求外,北大地西區還通過提高“參與率”來降低“訴求率”,讓更多的居民參與到社區建設中,社區制定了重大議事流程、議事規則等,從民意收集、協商議事,到結果公示,再到成果實施,讓居民全程參與,提升基層治理的參與感、認同感和獲得感。
在“幸福西區”黨建品牌的引領下,社區治理工作更加有目標、有方向、有落實。一個開放式多產權無物業老舊小區,實現拆違現景,社區面貌美起來;通過問需于民,社區服務優起來;通過共建共治,居民生活好起來。“幸福西區”黨建品牌在擦亮的同時,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也更足。(龔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