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打造影視“夢工廠”
春節假期,攜家帶口去看電影是很多人的選擇。這個春節檔,《熱辣滾燙》《熊出沒·逆轉時空》等多部電影的出品方和聯合出品方中都有朝陽的影視企業,如大碗娛樂、萬達電影等,發行和宣傳環節也有不少駐區企業參與。
朝陽正打造影視“夢工廠”。目前,全區集中了3200余家影視企業,服務影視劇拍攝取景。按照本市部署,朝陽作為試點,正大力推動影視拍攝服務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影視制作基地。
發布近百個取景地點位
在朝陽遇見劇組,是件習以為常的事。
僅在2023年,朝陽區就服務保障相關影視拍攝點位500余個。“《一路朝陽》《北京進行時》《玫瑰故事》《歡迎來到麥樂村》等影視劇拍攝,都在朝陽區取景。”朝陽區相關負責人如數家珍,“我們負責對接相關部門和屬地,全力保障拍攝工作。”
燈火璀璨的CBD、藍天下的鳥巢、文藝的798、清新的亮馬河……這些城市景觀都經常在影視劇中出現。就拿望京小街來說,開街才幾年,就吸引了《裝腔啟示錄》《歸路》《我在他鄉挺好的》《無與倫比的美麗》《搖滾狂花》《第一次擁抱》等一批知名電視劇取景。此外,亮馬河、798-751藝術街區、國貿、三里屯等,也在影視作品中頻頻出鏡。
“我們拍攝時,經常要與各政府部門溝通,朝陽做到了‘事事有回應’。比如去年我們想去國貿橋取景,那里車水馬龍,既要保證安全,又不能影響交通,拍攝很不容易。”壞猴子營業電影制作總監廖圓圓告訴記者,在朝陽區委宣傳部的協調下,他們很快制定了拍攝方案,順利完成取景。
為了讓劇組能夠精準、快速地取景,朝陽區日前發布了《北京市朝陽區影視拍攝服務手冊》。它如同一個錦囊,提供11大類近百個取景地點位供劇組參考。其中既包括亮馬河、CBD等城市地標,也有獨具特色的公園、商超、書店、酒店、黑珍珠和米其林餐廳。
此外,手冊還推薦了北京音樂產業園展播廳、東億天弘演播室等4處影視拍攝基地,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中國電影導演中心等10個重點影視園區,以及酒店、商超、實體書店等基礎設施38處。
去年收入預計破230億元
朝陽不僅擁有很多熱門取景地,更重要的是,這里是影視頭部企業最青睞的地方。很多知名影視作品,都出自朝陽的企業。
“朝陽區跟影視的不解之緣,要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初期。”朝陽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當年的朝陽區是電子工業基地,774廠、松下彩色顯像管有限公司等均坐落于此。“歷經歲月洗禮,老廠房如今蝶變為文創園,成為影視企業入駐的首選地。”
今天,在朝陽區百家文化產業園區中,主打影視特色的就有58家,如首創郎園、七棵樹、東億等。園區內擁有影棚、錄音棚等配套資源400余個,總面積超過4萬平方米,其中還包括國際最高認證標準的杜比全景聲混錄棚、中影CINITY認證調色棚等,拍攝、制作、審片等各環節能夠高效銜接。
據統計,朝陽登記注冊影視企業達3274家,數量居全市首位,涵蓋制作出品、宣傳營銷、放映播出等各環節,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和投資入場。2023年1月至11月,全區規模以上影視企業實現收入207.8億元,預計全年突破230億元。
在北京壹同傳奇影視文化公司副總裁常亮亮看來,朝陽區是影視企業的理想發展地,擁有很多差異化優勢,“比如文化氛圍濃郁且理念時尚,與國內外影視產業的交流合作很深入,產業矩陣的分布也很合理。”
全力幫企業實現夢想
服務影視“夢工廠”建設,朝陽拿出了優質、精準的服務,讓影視類企業和人才能夠安心創作。
2023年,朝陽區在全市率先印發實施“建設國際一流影視制作基地工作計劃(2023年-2025年)”,提出將積極爭取影視審批、版權交易、新片點映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并分層分類精準輔導企業享受相關政策支持。
北京朝陽國家文創實驗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強介紹,朝陽區全力支持影視企業落戶發展,用好用足產業政策,在企業落戶、前沿技術創新、精品創作、上市融資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眼下,多項服務政策已經出臺,如在萊錦園區設立工作站,為文化企業免費提供“一站式”政務咨詢、快捷審批等服務;在8家影視特色園區試點設立廣電政務審批幫辦窗口,20個行政審批事項下沉。
下一步,朝陽區還將引導郎園Station、七棵樹、文心華策等重點影視園區集群化發展,鼓勵功能相似、地理鄰近的產業園區連片改造發展。預計到2025年,朝陽區影視及相關產業營業收入將達到350億元。“我們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爭取更多的先行先試政策落地。”朝陽區相關負責人說,“希望更多影視企業來朝陽激發靈感,成就夢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