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冰雪盛宴 亮出中國氣派
春已來,年將至。在冬春交接白雪飄飄的浪漫日子里,“十四冬”開幕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2月1日,“十四冬”滑雪登山項目混合接力賽收官;2月3日,“十四冬”高山滑雪青年組比賽落下帷幕;2月4日,“十四冬”跳臺滑雪結束全部比賽項目……在這些“十四冬”開幕前期比賽中,運動健兒們已經創造了無數令人難忘的拼搏瞬間。
隨著賽事不斷推進,冰雪產業越來越熱,冰雪運動愈加火爆,冰雪文化越來越盛。
2月3日,“十四冬”火炬傳遞活動在呼倫貝爾市進行。火炬從滿洲里國門出發,途經套娃廣場、呼倫貝爾草原、呼倫貝爾市中心城區海拉爾,全程230公里,歷時6個小時。40年前代表中國隊征戰冬奧會的速滑健將王桂芳、從呼倫貝爾走出去的著名主持人白巖松、將代表內蒙古參加“十四冬”短道速滑比賽的“00后”運動小將宋桂旭等65名火炬手心手相傳,“十四冬”圣火最終順利到達“十四冬”主場館內蒙古自治區冰上運動訓練中心。
本次火炬傳遞,除跑步傳遞、汽車傳遞之外,還有騎馬傳遞和全地形雪地摩托車傳遞,充分展現了呼倫貝爾市的地區特點和可親可愛的內蒙古形象,展示了壯麗多彩的中國氣派。
今年2月10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2月17日“十四冬”將隆重開幕。當春節的“中國紅”與“十四冬”的“冰雪白”浪漫相遇,相信本次全國冬季運動會將會呈現出更加精彩的中國式浪漫,展現出更加極致的中國風采。
在“十四冬”開幕倒計時10天之際,“十四冬”這場冰雪盛宴帶來的熱度,讓冰雪更“燃”,讓運動更“潮”,讓中國更“靚”。
風華——“冷”運動“熱”起來,冰雪之約傳遞中華文化
以冰雪為媒,與世界同行。“冷”運動“熱”起來,冰雪之約中傳遞著中華文化。
“一、二、三,跳!潑出的弧線非常漂亮!”-35℃的天氣下,在呼倫貝爾市根河市的中國冷極村,游客們歡聲笑語地體驗“潑水成冰”。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馴鹿,感覺很驚艷。”來自江蘇的姑娘林珊對中國冷極的馴鹿“一見鐘情”,也對使鹿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很著迷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樺樹皮制作技藝,這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來自北京從事文化研究的劉宇說。
2023年,中國冷極呼倫貝爾市根河市借勢“十四冬”,推出“冰雪樂園”“林深見鹿”“林海雪原”“秘境穿越”等精品冰雪旅游線路和中國冷極馬拉松等賽事,為游客提供更具特色的冰雪場景、更沉浸式的冬游體驗、更有參與感的文化熏陶、更加多元化的消費模式。
形似“十四冬”會徽的盤龍、奔騰的駿馬、可愛的馴鹿……在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的伊敏河冰面上,呼倫貝爾市水暖工人陳艷東雕刻創作的冰雕作品火遍網絡。陳艷東說雕刻龍的創意源于“十四冬”的會徽。
“十四冬”會徽以“冬”字字形為創意基礎,運用流暢、灑脫的中國書法語言,整體呈現一種旋轉升騰的“勢”,有人說它像呼倫貝爾草原上的莫日格勒河,有人說它像紅山玉龍。中華文化的磅礴之勢,讓人們在“十四冬”中感受更豐厚的體育和文化內涵。
文化和旅游部資源開發司日前公布了2023—2024全國十大冰雪旅游精品線路,赤峰市入選“長城內外銀裝素裹”冰雪旅游精品線路主要節點城市。
赤峰市喀喇沁美林谷滑雪旅游度假地是國家級滑雪旅游度假地、“十四冬”滑雪項目賽區之一。這個雪季,赤峰市以美林谷滑雪場、道谷南山滑雪場、城中雪鄉作為支撐點,結合達里湖冬捕文化、三大溫泉、玉石文化、草原民俗等特色資源,深化冰雪+文化+民俗+旅游+運動等多業態融合發展。同時,在全網發起“滑滑的世界”——暢游赤峰冰雪嘉年華活動,招募滑雪愛好者、網紅達人到美林谷滑雪場開展滑雪競技、趣味拍照打卡等活動,全網曝光量超2億。
近日,烏蘭察布市涼城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剪紙代表性傳承人王清秀,用剪紙藝術展示了“十四冬”吉祥物“安達”“賽努”的卡通形象。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在烏蘭察布市,有草原火山,有觀賞星空的民宿,有依山而美的杏花小筑,有4條冰雪主題線路……
在呼和浩特市,2024第三屆呼和浩特歡樂冰雪節嗨起來……
縱覽內蒙古,冰雪游熱力值多點引爆:“冰雪奇緣·包您滿意”第四屆冰雪文化旅游季在包頭市舉行;“童話阿爾山·冰雪大興安”第十八屆阿爾山冰雪節活動精彩紛呈;“西遼河畔·樂享冰雪”第三屆冰雪嘉年華在通遼市激情上演;“暖城鄂爾多斯·活力冰雪盛宴”第十三屆冰雪文化旅游節在鄂爾多斯市舉行……這個冰雪季,內蒙古各地已累計開展115項各類冬季冰雪旅游活動,火熱出圈,頻上熱搜。
風采——“老”運動綻放“新”活力,北疆大地唱響冰雪歡歌
以冰雪為媒,共赴美好未來。“老”運動綻放“新”活力,北疆大地唱響冰雪歡歌。
“綠色、共享、開放、廉潔”是“十四冬”的辦賽理念。本著這一理念,“十四冬”帶來的冰雪熱潮持續盤活北京冬奧遺產,北京冬奧使用過的滑雪場滑冰場、新的滑雪場滑冰場都持續火爆,為后奧運經濟發展注入了新鮮活力。
在呼和浩特馬鬃山滑雪場,青少年結伴體驗冰雪運動,一張張笑臉成為冰天雪地中最美的風景。
在赤峰市道谷南山滑雪場,群眾冰雪運動持續火爆。
在呼倫貝爾市扎蘭屯的金龍山滑雪場,中小學生冰雪研學實踐冬令營活動火熱開展。
內蒙古積極推行“百萬青少年上冰雪”和“校園冰雪”計劃,冰雪運動已走進內蒙古300余所學校,20多萬名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
“現在‘十四冬’短道速滑已經一票難求。”安徽游客劉宇文說。
“現在刷朋友圈,經常能刷到朋友去滑雪或者滑冰的消息。”來自南京的王冬在內蒙古體驗冰雪季時笑著說,“我也沒抵住冰雪的誘惑。”
在內蒙古,冬季運動會、大眾冰雪季、冬季英雄會、冷極馬拉松、冰雪那達慕等冰雪活動品牌影響力不斷上升,帶動冰雪相關消費不斷攀升。“十四冬”給這些品牌加持了更強勁的發展動力。
在天津工業大學就讀的呼和浩特青年王冉說,“現在不僅北方地區冰雪運動熱起來,南方很多地方也建設了雪場,越來越多的南方人愛上了冰雪項目,玩冰嬉雪已經成了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
風范——以“精微”而致“廣大”,中國力量托舉中國風采
以冰雪為媒,書寫共享美好的精彩華章。以“精微”而致“廣大”,中國力量托舉中國風采。
“十四冬”火炬傳遞活動在呼倫貝爾市進行時,火炬手既有來自體育界的運動員、教練員,也有來自各行各業的先進模范人物和優秀代表,并有海東青騎警隊、牧民馬隊、牧民駱駝隊和雪地摩托組成的隊伍為火炬手護跑。
扎蘭屯市副市長、“十四冬”呼倫貝爾扎蘭屯賽區執委會副主任尹曉輝說:“一場精彩的賽事,其實有無數人的托舉,背后是強大的中國力量。在賽事組織上,我們成立了市委書記和市長為雙組長的指揮體系;在安全保障上,成立了1000余人的安保隊伍,安裝了700多個攝像頭;在醫療保障方面,設置賽道醫療保障點10個,抽調全市醫療力量進行賽事保障;在食藥品安全方面,成立專班對飲食進行保障;在信息網絡方面,做了全方位的維護和信息排查,確保比賽安全順利。”
“共有120名醫生,包括我們醫院抽調的89名醫生來參加‘十四冬’的醫療保障工作。還跟北京積水潭醫院等多家醫院簽了轉診協議,請了內蒙古醫院等區內權威醫院作為駐點醫院。”金龍山滑雪場醫療總指揮、扎蘭屯市醫院副院長姜波說。
“北京冬奧會的時候我負責雪橇雪車項目的醫療保障工作,本次負責滑雪項目的醫療保障。”來自北京急救中心的宗志偉醫生在金龍山滑雪場承擔醫療保障任務。
多次進行全要素實戰演練,組織上百名志愿者配合競賽,呼倫貝爾市全面做好賽事服務保障。
“十四冬”志愿者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小雪團”。他們用微笑傳遞善意,用堅守表達擔當。他們不僅僅在服務“十四冬”,還在感知“十四冬”,這是他們特別的記憶與特別的使命。
烏蘭察布市與北京市的企業簽訂了運動員食材供應協議;成立了氣象、電力、通訊等保障專班;組建了醫療保障和救治應急小組……
在烏蘭察布市岱海國際滑雪場賽道上,高山滑雪技術官員、烏蘭察布市涼城縣第二中學校長馬海軍很是忙碌:“運動員在超過百公里時速的情況下轉彎、飛躍,如果有浮雪,很容易引發危險。我的工作是在賽前、賽中對賽道進行平整。”
茫茫北疆大地即將進入最火熱的“十四冬時間”。“十四冬”這場冰雪盛宴,將向世界展示更加立體的內蒙古、更加多彩的中國。(記者 李霞 李玉琢 張慧玲 康麗娜 李新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