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佳節,弘揚優秀年俗文化(金臺視線)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甲辰新春將至,春節怎么過才夠味兒?讀者、網友有話說:貼春聯、吃年夜飯、逛廟會等傳統不能少,社區團拜、舉辦“村晚”等增添更多歡樂,喜慶、安全、祥和樣樣放心上,過一個歡樂、健康、文明年。
——編者
文明出行
暢通回鄉路
春節期間,開車返鄉過年的路上,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離家不過幾公里,卻被堵在鄉村道路上幾小時。為了維持道路安全,有的鄉鎮干部放棄休假,年前年后,天天守在路上疏導交通。但是,道路不暢,有時候并不是管理、服務沒跟上,也不是鄉村道路沒修好,而是有些回鄉司機不遵守交通秩序、開車不文明造成臨時性堵塞。
目前,在不少鄉村,道路一般3—4米寬,車輛多的時候,有序排隊才能順利通過。偏偏有個別心急的司機,看到前車車速緩慢就自作聰明開到反向車道超車,遇到對面來車便進退兩難,雙向車道都動不了,一堵就是好幾小時。此外,春節期間,還有不少鄉鎮道路兩旁車輛亂停亂放導致擁堵。這些不文明行為,耽誤大家的時間,有時還會引發矛盾糾紛。
要讓鄉村道路過節不擁堵,不僅地方政府要加強管理疏導,行車人也要做到文明出行,互相禮讓,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因此,春節回鄉的司機們要堅持開車不搶道、停車不占道,讓大家都可以過個一路暢通的安全年、和諧年。
江西豐城市 徐新林
“快遞小哥”
權益要保障
最近,多家快遞企業宣布“春節不打烊”,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不間斷的快遞服務,確保年貨準時送達千家萬戶。“春節不打烊”的還有不少餐飲企業。
對快遞員、外賣送餐員來說,春節不放假,意味著有些人不能回鄉團圓,繼續堅守崗位。企業要多關心關愛這些員工,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做到“春節不打烊,快遞員、外賣送餐員權益不打折”。
首先,依法支付加班工資。有關部門應督促企業依法支付加班工資,同時暢通投訴渠道,幫助有需要的“快遞小哥”“外賣小哥”依法維權。其次,企業應對快遞員、外賣送餐員統籌安排錯峰調休,盡可能讓所有“快遞小哥”“外賣小哥”都有機會放松身心、回家團圓。
此外,公眾也要多些理解和體諒。目前,已有部分快遞企業明確表示將加收高峰期資源調節費。盡管加收費用會增加消費者的寄遞成本,但這是特殊時期企業為了保障服務質量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公眾對此應多一些理解和支持。
河南漯河市 張濤
與家人團聚新選擇
兩全其美
長年在外的游子把家鄉的父母、孩子接到自己工作的地方過年,與“回鄉潮”逆向而行,可以有效緩解春運擁堵以及春節不休與探望父母的兩難困境。
對游子來說,在自己奮斗的地方與家人相聚,不用工作與思親心掛兩頭;而在老家的父母平時少有機會出門,邀請他們到新的地方過年,可以感受不一樣的年俗。因此,建議春節不停工的企業多鼓勵員工以這種方式與家人團聚,通過多種保障措施,為員工接父母過年提供盡可能的幫助和支持,讓堅守崗位的員工可以安心工作、開心過年,工作生活兩不誤,可謂兩全其美。
廣東茂名市 王平生
異地過年
照顧好自己
我是一名大三學生,寒假在外實習無法返鄉。這是我第一次在外過春節。和所有異地過年的人一樣,我想,我對親人的思念不會變淡,可以用很多方式向親人們送祝福。比如買年貨快遞到家;給家人們打電話,送問候;除夕夜還可以借助視頻聊天,與家人實時互動,一起“云團聚”。
當然,我會照顧好獨處異鄉的自己,讓家鄉的父母放心。異地過年的我們也可以辦年貨、穿新衣,還可以在自己的住處貼窗花、春聯、“福”字,為過年增添一點儀式感。除夕,我們可以約上同樣無法返鄉的朋友在家中小聚,做一桌豐盛美味的年夜飯,犒勞努力一年的自己……年增歲月,人增閱歷,異鄉的我們同樣可以過一個溫馨、愉悅、有意義的新年。
北京海淀區 肖凱文
在城市社區里延續年俗
春節怎么過出年的味道?讓年俗文化融入現代生活,在現代生活中彰顯年俗文化,年俗才有生命力,歷久彌新。
年俗是農業社會的產物,蘊含著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比如團圓、修睦、敬老、愛幼等。過年在農村最熱鬧、體現得最充分,農村中家族親戚、鄉鄰之間形成的各種關系是年俗生存的重要土壤,年俗也是連接家族親戚鄰里的紐帶。應該把產生于農村飽含濃重情感的優秀年俗文化基因,融入現代城市生活,在創造中轉化,在創新中發展。
如今城鎮化加速發展,人口流動性加大,打破了鄉村的家族聚落居住模式,許多人離開家族世代居住的農村,進入城鎮,分散在全國各地,大家共同居住在社區街道,這種居住模式打破了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
過年習俗可以與時俱進,建議由社區牽頭組織,鼓勵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在社區舉行多種活動,延續優秀傳統年俗,保持年俗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河北保定市 史連永
用“村晚”凝聚村民情感
當下,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娛樂活動變多了,但“接地氣”的文化娛樂還不能滿足村民們的需求。特別是新春佳節,有的村民沉迷于賭博、打游戲。在一些地方,“村晚”深受村民歡迎,建議有條件的地方可復制推廣。
提供素材、參與演出、做后勤服務……上了舞臺能演戲,卸了戲妝能種地。“村晚”能激發鄉村文化正能量,滿足群眾多樣化文化需求。此外,籌辦演出與節目排練本身就是一場公共活動,可以讓村民親身參與、聚在一起,增強村民之間、村民與村干部之間的聯系和溝通,凝聚村民情感,促進鄉風文明、鄉村和諧。
當然,各地要對“村晚”在資金、設備、技術和場地等方面進行扶持。要注重對鄉村文化能人的挖掘和培養,在劇本創作、內容編排等方面給予培訓和指導。此外,還應加快“村晚”節目形式和內容的創新,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力量,以網絡直播的形式,讓“村晚”走向更廣闊的天地,進而激活鄉村文旅經濟。
山西長治市 秦風明
引導孩子體驗年的味道
如何讓孩子們體會春節的意義?可以讓孩子一起來籌備過年。比如包餃子,調餡、和面、搟皮再到包餡,讓孩子一一體驗。大掃除時,也可以讓孩子晾曬床單、整理衣柜等,讓他們明白勞動的辛苦,體會付出的快樂,同時感受過年的儀式感。
家長還可以帶孩子一起寫春聯、剪窗花、貼福字,順便給孩子普及春聯的知識。還可以給孩子講講以前是怎樣過年的,講講年的歷史以及春節對中國人意味著什么,給孩子的童年留下年的味道。
江蘇連云港市 秦繼真
給老鄰居“面對面”拜個年
小時候,每到春節,父母總是帶著我到周邊鄰居家串串門、拜個年。鄰居們坐下來,喝喝茶、敘敘舊,問問孩子的學習情況,送上勉勵和祝福。后來,隨著城鎮化發展,老鄰居們紛紛搬進高樓大廈。生活條件改善了,見面的機會少了許多。平時多通過電話或微信“鍵對鍵”聯系,感覺鄰里因為缺少“面對面”交流,沒以前熱絡了。
這個春節,上大學的兒子也放假了,我要帶著他到老鄰居家走動走動,拜個年、問個好,聊聊家常。“鍵對鍵”雖然聯系便利,但總是比“面對面”少點溫度。正好利用過年假期“面對面”拜個年,說笑間感受鄰里之間的溫情,共話新時代的幸福生活。
湖北棗陽市 王榮保
注重節儉環保
如何過個文明吉祥年?筆者有如下建議:
一是節儉理性過年。年夜飯、親友聚餐理性消費,不擺闊攀比,不鋪張浪費,適度點餐、剩菜打包,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家人團圓、親友聚會重在感受親情、友情,飲酒有度,輕松團聚。
二是遵紀守禮過年。倡導文明旅游、文明出行,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保護文物,不在古跡上涂刻,拍照攝像遵守規定。杜絕酒后駕駛、疲勞駕駛,遵守交規,文明行車。
三是低碳環保過年。出行優先選擇公共交通,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不買過度包裝商品,節日期間更要注重低碳環保。
重慶巴南區 趙正榮
讓近郊游更有樂趣
春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這個假期,我準備帶家人到附近轉轉。
如今,鄉村環境越來越好。就拿我家鄉來說,附近可看的地方不少。比如,許多景區對70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有的農村已改造成有花園、書院和民宿的藝術村。這些地方從我家開車不到半小時就能到達,非常便利,適合老年人出行。鄉村空間開闊,空氣清新,而且停車方便。一家人走鄉村、看美景,其樂融融。
當前,近郊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但是,在一些地方針對本地游客的旅游產品、游覽項目還是偏少。建議相關部門多關注短途或者本地游客,多增加些本土化活動,改善停車場等硬件設施。針對“家庭游”多提供一些老少咸宜的旅游項目,讓近郊游更有樂趣。
浙江嘉興市 莊永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