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場“直通兩會”開啟 3位省政協委員亮相
人民網合肥1月22日電(兩會報道組)1月22日,在安徽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開幕會后,安徽省兩會首場“直通兩會”正式開啟。
3位安徽省政協委員走上通道與記者面對面,圍繞中華文化傳播、紅茶出口基地、數字經濟引擎等熱點話題回答記者提問,傳遞民情民意,暢談履職心聲。
今天亮相“直通兩會”的安徽省政協委員分別是安徽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王姝文;安徽工匠、非遺傳承人、天之紅茶業董事長王昶;安徽省總商會副會長、安徽共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盧立新。
走上“直通兩會”通道,他們分別從各自深耕的領域談感受、講故事,將自己的履職心得娓娓道來。
安徽省政協委員王姝文:傳播好安徽地域文化
一站在“直通兩會”的話筒前,安徽省政協委員王姝文就迫不及待向記者分享自己的心情,“既激動,又感動?!?/p>
今年是王姝文作為安徽省政協委員履職的第七年,她表示,每次翻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時,都格外提氣和暖心。今年也不例外,她把報告形象比喻成一副水墨畫卷,既宏偉又質樸,不僅回顧了過去的工作,更描繪了未來的工作部署和決心。
作為一名留學回國的高校教師,王姝文向來都關注中華文化的海外傳播,鑒于此,今年上會她特地帶來一份以海外華文教育為抓手傳播安徽地域文化的提案。
有著海外求學經歷的王姝文,深知海外華文教育是傳承與弘揚優秀中華文化的重要手段,是海外華裔學習民族語言文化、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了解和認同的重要途徑。
她認為,在海外華文教育日益成為文化傳播有效方式的今天,基于海外華文教育功能,不僅可以展現安徽的歷史文化、風光風貌、經濟社會發展等,還能增強海外華裔對祖國的文化認同。
“對于安徽而言,不僅可以提升安徽海外形象、助力文化強省,對推動安徽高水平對外開放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蓖蹑娜缡钦f。
安徽省政協委員王昶:擦亮“祁門紅茶”品牌
“祁門紅茶制作技藝于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2022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面對記者提問,安徽省政協委員王昶開門見山,為祁門紅茶現場代言。
在中國十大名茶中,安徽憑借黃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門紅茶和太平猴魁獨居四席。其中,過去的祁門紅茶,更是墻內開花墻外香,高峰期的出口量占歷年我國出口工夫茶的60%至72%,為中國出口創匯做出了重要貢獻。
身為一名茶葉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王昶建議打造安徽中國紅茶出口基地,借助當下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建設的平臺,讓祁門紅茶真正走向世界。
通過前期調研,王昶發現,安徽三大綠茶一直都是作為名優茶銷售,并沒有很好地把夏秋茶開發出來。他算了一筆賬,安徽擁有茶園近400萬畝,如果每畝增收2000元,全省茶產業就能增收80億元,而夏秋茶是不容忽視的增收空間。
在他看來,出口基地建設可以有效與國際市場銜接,進一步提高產業集聚度、強化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和提高產品附加值,繼而把祁門紅茶這張名片擦得更亮。
安徽省政協委員盧立新:打造數字經濟新引擎
作為一名省政協委員,同時也是一名企業代表,一直以來,盧立新都致力于物流供應鏈的數字經濟。
亮相“直通兩會”,很多記者對他并不陌生。因為在去年安徽省兩會上,盧立新就作了題為《發揮“公鐵水空數”綜合優勢 打造國際級物流樞紐》的大會發言。
“我的專業領域是物流供應鏈數字經濟,過去一年的履職過程中,看到了變化,更看到了前景。”盧立新說,尤其安徽省各地市都把物流作為營商環境的重要抓手,讓他倍感振奮、信心滿懷。
近年來,安徽省全面推進物流降本增效,物流需求快速增長,物流樞紐加快建設,設施網絡逐步完善,服務體系不斷優化,與之俱來的是提質增效降本成果顯著,物流業對經濟的支撐保障作用顯著增強。
今年兩會,盧立新關注的焦點依舊放在物流供應鏈數字領域。他建議,加快細分行業數據交易中心建設,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同時,打造智能網聯車運營平臺,助力安徽首位產業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