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通榆農村開辦53家“孝老餐廳”
原標題:通榆農村開辦53家“孝老餐廳”
隆冬時節,天氣寒冷。在通榆縣向海蒙古族鄉復興村“孝老餐廳”里,卻是暖意融融,10多位老人陸續走進村里的“孝老餐廳”等待開飯。
“這幾年,村里的變化真大啊!”74歲的老人王桂蘭感嘆。王桂蘭老人雖然育有一雙兒女,但都不在身邊,老伴去世之后,她就一個人生活。“一個人的飯難做啊!”老人感慨,農村都是大鍋大灶,常常是做一次飯吃幾天,上頓熱完下頓熱。
“我們去她家走訪的時候,經常發現她家鍋里是之前的剩飯。”復興村黨支部書記孫宏良說。為此,村黨支部也討論過辦“孝老餐廳”的方案,但一討論到辦餐廳的錢從哪里來,大家都犯了難。
近兩年,通榆縣實施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復興村通過發展大型肉牛養殖園區、集中流轉土地進行規模經營、訂單種植中草藥等,壯大了集體經濟,村集體有了收入,開始反哺村里的公共服務。“孝老餐廳”再次被提上日程。于是,由村集體每年出資7萬元,聘請村民做廚師,并對服務人員進行專業培訓。
2021年5月,“孝老餐廳”正式開業。村里70周歲以上的失能半失能、鰥寡孤獨老人都可以到餐廳來享受每天兩頓的免費餐食,基本上滿足了老人們的吃飯需求。有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餐廳的志愿者們每天會按時將熱乎乎的飯菜送到老人家中。復興村的孝老餐廳窗明幾凈,統一購置桌椅,后廚配備了消毒柜、食品留樣臺等設施。“村里的老人吃喝有了著落,年輕人沒了后顧之憂。”孫宏良說。
這兩年,村里還建設了“愛心超市”,小到洗衣液、香皂等各類日用品,大到電風扇、電飯鍋等家用電器種類齊全,村民可以通過義務勞動、孝敬父母、鄰里互助、參加集體活動等獲得的積分到超市兌換物品。“每年村集體收入的20%都用于愛心超市的運營。”孫宏良說。
近年來,通榆縣累計投入資金941萬元,依托農村養老大院開辦53家“孝老餐廳”,為農村70周歲及以上失能半失能、空巢、留守老人提供助餐服務。目前,胡家店村、向海鄉復興村、向海鄉大房村、蘇公坨鄉農牧村、十花道鄉光輝村等全縣“三資”清理村級收入100萬元以上村,都開辦了“孝老餐廳”。(記者王春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