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賬本里的民生大變化
“國家每年給我補貼了這么多錢,要不是黨的好政策,哪來這幸福生活!”呼倫貝爾市額爾古納市黑山頭鎮梁東村村民申艷杰感慨道。
60歲的申艷杰在黑山頭鎮梁東村生活了40多年,一直從事畜牧養殖業,飼養著60多頭牛和千余只羊。隨著旅游業的發展,2014年,他在自己的庭院里建起了600平方米的民宿,每年收益都在10萬元左右。
這些年,申艷杰每年不僅得到草原補貼、耕地補貼,還有邊境補貼和老年人補貼。2023年,他共計領取補貼1.119萬元,一家的生活質量得到極大提升。
田地里的春耕秋獲,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村民手中的一本本“明白賬”,見證了民生大變化。國家各項惠民政策,描繪著鄉村振興的新圖景。
71歲的趙天奎,家住黑山頭鎮梁西村。說起過往,他總是拿起那些珍藏的老照片,從小時候居住的土房子,到后來的大磚房,再到現在農業機械化作業喜獲豐收各種場景,老照片記錄著這些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9年,梁西村利用上級壯大集體經濟資金,購買了大型農業生產設備,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3年時間村集體資產從0增至350萬元。當年,梁西村成立了股份制合作社,將大型設備納入合作社管理,并以資源入股方式,將趙天奎一家3口納入股份經濟合作社成員。2023年,梁西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0萬元,全社分紅37.02萬元。
趙天奎作為合作社成員,每年他領取國家糧補、草補、邊補7375.01元,再加上自己草場、土地收入1.586萬元,日子過得很幸福。趙天奎常常感慨:“國家政策好,村里的福利好,希望能將孫子培養成才。”
額爾古納市以提升群眾幸福感為抓手,讓黨的惠民、利民政策落地生根,引導廣大群眾由衷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近年來,該市持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充分盤活集體資產,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監管工作,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收入不斷增加,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額爾古納市于2018年底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后,在庫力前進村、黑山頭鎮梁西村、黑山頭鎮梁東村、拉布大林街道辦事處新城村4個行政村成立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屬的集體資產全部登記錄入了全國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管理系統。該市協助股份經濟合作社向各相關部門爭取集體經濟發展扶持資金,2020-2023年,共申請到扶持資金920萬元,促進了股份經濟合作社持續發展。
“我們將繼續發揮黨支部的引領作用,進一步擴大集體經濟規模。同時,將惠農惠牧政策宣傳到位,讓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黨的關心和關懷,更加堅定他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對于村里未來的發展,黑山頭鎮梁西村黨支部書記果興南信心滿懷。(記者 李玉琢 通訊員 塔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