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多向發力推動糧食節約
“2023年,自治區本級安排49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糧食綠色倉儲提升行動’項目建設,助力糧食儲存環節減損。同時,全區不斷健全工作機制、出臺激勵機制、強化統籌協調等,推動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工作取得積極進展。”近日,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健全工作推進機制。2023年,內蒙古建立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專項工作機制,有序調度各項工作開展。同時,成立制止餐飲浪費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調度通報、信息報送等機制,統籌推動專項工作有序進行。
強化農業生產環節節約減損。自治區農牧廳先后出臺種業振興、“薯六條”“社會化服務8條”等激勵政策。同時,內蒙古各地建良田、育良種、配良機、推良技、優良制,加大力度推廣“五良”措施,全方位保障糧食增產。
推進糧食加工環節節糧減損。自治區工信廳制定印發《關于培育內蒙古自治區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工作方案》,全區共安排資金4591萬元,培育農畜產品加工方向智能工廠7個、綠色工廠33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0個,落實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重點工作。
加強反食品浪費執法監督。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圍繞餐飲外賣點餐和婚宴、自助餐、單位食堂等重點環節,對發現餐飲浪費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案件267件,公布典型案例132件。建立“紅黑榜”機制,全區共發布紅榜上榜餐飲單位516家,黑榜上榜餐飲單位288家。
大力推進節糧減損科技創新。自治區科技廳發布2023年自治區重點研發和成果轉化計劃項目指南,將“農產品精深加工技術研發與應用”列為重點研究方向,對“馬鈴薯系列營養產品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等5個項目予以立項支持,支持經費498萬元。對“節糧型草原短尾羊品系的選育與示范推廣”項目給予立項支持,支持經費100萬元,篩選高飼料轉化率基因遺傳標記,提高草原短尾羊的飼料轉化率,選育雙倍節糧效果的肉羊品系,為節糧型畜牧業提供種質保障。(記者 李永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