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讓城市宜居、韌性、智慧(深度觀察)

      發布時間:2024-01-16 14:42:00來源: 人民日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近年來,提高城市韌性、增強抗風險能力,正成為現代城市建設管理的重大課題。當前,我國韌性城市建設情況如何?財政金融支持韌性城市建設有哪些作為?記者近日在四川、江蘇、浙江等地進行了采訪。

        支持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海綿城市

        湖面波光粼粼,游人泛舟其上;年輕人身穿速干衣,腳踩運動鞋,沿著河邊小徑慢跑;不遠處,攤檔燈光點亮,火鍋陣陣飄香,市民三五成群圍桌而坐……傍晚,在四川省瀘州國家高新區漁子溪生態公園,溫暖的煙火氣與優美的風景相互映照。

        過去的漁子溪可不是眼前這個光景。“河道窄、垃圾多,雨一大就漲水,還經常淤堵。”瀘州北控環保工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祝勝說。

        韌性城市,是指在面臨災害和風險時,具備耐受、適應和快速恢復能力的城市。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城市功能日益增加,城市“負載”越來越重,加上面臨自然災害等不確定因素,對城市的“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6年,瀘州市政府決定實施漁子溪河道防洪整治工程,提升城市應對洪澇災害的能力。

        2018年12月,工行瀘州分行向瀘州北控授信12.3億元,貸款期限13年。資金支持有力,項目已全面竣工。

        “支持城市韌性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機構責無旁貸。”中國工商銀行瀘州分行行長王文超說,“為了提高貸款的審批效率,我們將總行級別的項目專家請到瀘州進行現場評估,考察工程實施主體、施工進度、后期運營方式,最終只用了一個多月就從省分行拿到了項目批復。”

        放眼望去,冬天的漁子溪碧波蕩漾。晴天,這里是一道風景線;雨天,這里則成為一塊會吸水的“海綿”,削減洪峰流量,解決周邊地區雨水蓄滯問題。在漁子溪生態公園,90%以上的道路鋪設采用滲水材料,10多個雨水花園點綴其間,這些花園能夠有效滯留雨水,原先不足半米寬的小河溝也拓寬到了三四米,行洪能力顯著提升。

        “瀘州共建成200個海綿城市項目,升級改造了一批公園綠地、道路管網、河湖水系,我們還搭建了海綿城市監測管控評估平臺,為城市精細化管理提供數據支撐。”瀘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在韌性城市建設的過程中,財政資金和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瀘州市龍馬潭區羅漢街道,之前一下雨就積水,有時雨水甚至會倒灌進居民家中。2023年5月,當地啟動了環境整體提升工程。居民家門口用上了透水鋪裝材料,社區小花園建設了下沉式綠地,既能收集道路和周邊建筑徑流雨水,還可以通過雨水花園涵養凈化水質。

        在羅漢街道臨江苑社區的主路旁,項目建設者擴寬了綠化帶,鋪上了透水磚,還在容易積水的位置增設了開口路緣石。“開口路緣石可以將路面雨水引入綠化帶中,通過植物、沙土的綜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凈化,下滲之后還能涵養地下水。”瀘州市政府投資建設工程管理第一中心項目負責人陳信立說,2023年11月,這項涉及道路、游園海綿化改造的項目正式竣工,總改造面積約2.2萬平方米,投入財政資金近2000萬元。

        據了解,自2021年申報國家級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以來,瀘州市統籌建設資金約44億元,其中中央專項補助資金11億元,市級財政資金約28.3億元,社會資本投資約4.7億元。

        “基礎設施是保障城市安全運行的重要基礎,韌性建設是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安全水平的關鍵。”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科研處處長、北京市地下管線協會理事長朱偉說,加強基礎設施韌性建設,是將人民的安全需求與城市發展融為一體,以一種更精細的方式建立高質量的基礎設施韌性體系,讓抗震救災、防洪排澇、地質災害防治、生態修復等重點防災減災安全體系更加符合城市發展需要。

        引入智能城市管理手段,提升智慧水平

        打造更安全更具韌性的城市,提升城市治理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是應有之義。近年來,隨著5G、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廣泛應用,“韌性城市”與“智慧城市”的結合點變得越來越多。

        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是保障城市正常運行的工程系統,涉及燃氣、供水、排水、交通、通信、供電、橋梁等領域,其安全運行對城市至關重要。江蘇省南京市聚焦燃氣、管線、管廊等場景,建設智慧水務、智慧管廊等試點項目,進一步提升了城市運行的智慧水平。

        “地下綜合管廊面臨的潛在風險是,因各類入廊管線泄漏或故障對管廊本體結構、附屬設施和其他入廊管線造成破壞并引發的耦合性風險。”南京城建集團下屬市管廊公司信息化負責人張澍珣介紹,“管廊智慧管理平臺”能夠通過管廊中的音頻監測系統,感知廊內環境聲音,當發現管道泄漏產生的滴水聲或氣體泄漏聲時,系統會及時進行分析比對,結合視頻監控進行管道泄漏預警,并對可能造成的耦合性事故進行預測分析。

        “管廊智慧管理平臺”的建設獲得了哪些資金支持?“市管廊公司2019年獲得了600萬元市級財政資金支持。此外,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在市建委的指導下有序推進,其中綜合管廊場景作為8個場景之一,2023年獲得了南京市國資委下撥的400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近年來累計獲得了1000萬元財政資金支持。”張澍珣告訴記者。

        “南京市已投入20多億元開展城市安全、韌性城市基礎信息化建設,覆蓋了城市生命線、公共安全、生產安全、自然災害4個板塊20多個領域,實現了數據互聯互通。”南京市應急管理局綜合監管處處長徐仁兒介紹。

        “智慧+韌性”的治理思路已被多個城市采納。北京市持續優化城市基礎設施空間布局,不斷提升城市生命線工程保障能力,加強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運營和維護,加強“一網統管”建設,構建城市感知體系,建立完善韌性城市體系和機制。上海市建立了城市運行數字體征系統,實現對城市運行風險的智能感知,用數字化方式輔助城市管理主體決策。

        “智慧城市技術的廣泛應用有助于提升城市韌性建設的效率,韌性城市理念的規劃落實也有利于智慧城市系統的優化提升。”朱偉表示,要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參與到城市建設和更新之中。政府可以通過建立項目庫的方式為金融機構識別韌性城市項目提供便利,也可以提供財政補貼資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韌性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風險分擔、收益共享的合作機制,建立有活力、可持續的韌性城市運營機制。

        用好金融工具,增強城市風險保障

        2023年夏天,受臺風影響,浙江省寧波市出現強降雨天氣,寧海縣等地農房受損、居民家中進水。寧波市公共巨災保險迅速啟動,保險公司派理賠人員前往受災居民住所查勘定損、及時理賠,幫助當地居民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巨災保險是指對因發生自然災害,可能造成巨大財產損失和嚴重人員傷亡進行風險分散和損失分攤的保險。近年來,各地各部門積極推動巨災保險試點工作,以金融工具創新提升民眾抗風險能力,助力韌性城市建設。“通過引入巨災保險,居民災害損失補償從過去以政府為主,向政府與保險市場共同承擔的模式轉變。巨災保險是金融資源參與災害治理、提升城市風險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

        公共巨災保險是寧波市巨災保險制度中的重要一環。2014年,寧波市采用“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方式,由當地政府部門與人保財險寧波市分公司等簽署巨災保險合同,出資購買保險,公共巨災保險制度在寧波市正式落地。經過多年創新實踐,多層次、廣覆蓋的公共巨災保險救助體系逐步建立。

        據介紹,當地居民因巨災導致住房倒損,每戶年度內可獲得最高6000元救助賠償;住房進水的,每戶年度內可獲得最高5000元救助賠償;居民遭受人身傷害也可獲得一定賠償。

        “目前,公共巨災保險保障范圍以臺風、暴雨、洪水、暴雪、雷擊等自然災害為主,兼顧重大突發公共安全事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見義勇為事件等,已累計為近34.3萬戶次受災居民賠償2.26億元,起到風險‘緩沖墊’和社會‘穩定器’作用,成為地方政府運用金融手段提高重大災害應對能力的有效舉措。”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寧波監管局財險處副處長夏民程說。

        近年來,我國的巨災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已經取得一定的進展,多地啟動針對地震、洪災、臺風等自然風險的巨災保險試點,在災后經濟補償和事前防災減災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從微觀的產品功能角度來看,作為一種風險轉移工具,保險機制能夠發揮損失補償、防災防損的功能,可以增強家庭和企業在遭遇災害風險沖擊之后的適應能力和恢復能力。從宏觀的社會治理角度來看,一個發達和健全的災害保險體系可以減輕政府的財政壓力。”王向楠說。

        完善風險保障機制、提升災害應對水平,要在“快”上做文章。寧波市海曙區古林鎮仲一村河流交錯,離河道不遠的一處墻邊,豎立著一根白色管道,管道中裝有水位監測自動傳感器,這是一個巨災保險遠程定損水位樁。

        在寧波人保大廈25樓的大災指揮中心,寧波巨災保險綜合數據可視化監控大屏上,一系列數據實時更新,其中就有遠程定損系統發回的水位信息,臺風實時報案情況、賠付進度等也會在屏幕上顯示。

        2016年起,寧波市支持保險機構引入現代測繪技術,建立水災遠程核災定損理賠管理系統。目前,該系統在700多個處于低洼地的村(社區)設置了遠程定損水位樁,大災時協助進行查勘工作,克服了人工查勘難度大、時效低的弊端,提高了定損理賠效率。

        近年來,金融機構越來越多地通過技術賦能助力韌性城市建設。平安產險高級經理景明洲說,該公司“鷹眼系統”利用數值模擬、機器學習、衛星遙感監測等技術進行災害預測預警,助力防災減災。2023年7月,該系統發出預測:寧波市932家企業受臺風影響風險較大。平安產險工作人員立刻通過電話、微信、郵件等方式逐一提示客戶,同時對企業進行現場風險隱患排查,最大限度減少企業損失。

        “金融工具箱要進一步優化擴容,多種金融工具合理分工、相互補充,為韌性城市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王向楠說,在建立健全災害風險保險保障機制的同時,還應大力發展綠色投資,通過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支持城市清潔能源、綠色交通和節能建筑建設;引導銀行對韌性城市建設加大支持力度,對洪水控制系統、地震安全升級、能源效率改善等項目提供穩定資金保障。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高清内射无套| 十七岁日本高清电影免费完整版| jizz黄色片|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福利| 羞羞漫画喷水漫画yy视|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 yy6080欧美三级理论| 日韩一品在线播放视频一品免费| 亚洲欧美自拍明星换脸|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国产在线精品观看一区| 2019天天干天天操| 女人被躁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 日韩高清伦理片中字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 | 国产床戏无遮挡免费观看网站| 91亚洲国产在人线播放午夜| 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好|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最近中文字幕2018高清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精品2021 | 欧美精品人人做人人爱视频| 免费观看男男污污ww网站|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免费看黄a级毛片|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黄的一免费| 国产又粗又长又更又猛的视频| 两个人看的视频www在线高清|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尤物 | 一本到视频在线| 日本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乱子伦一级在线观看高清| 欧美日韩亚洲成人|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皇上往下边塞玉器见客| 咪咪色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