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4年經濟工作要重點抓好七個方面的任務,其中之一就是全力抓產業升級,農牧業要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傳統能源既要穩保供更要轉型升級,高載能產業要綠電供給與數字化轉型一體推進,新能源領域要開發、制造、電網、消納一起抓。
針對如何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記者采訪了自治區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王金豹,三峽能源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龍,內蒙古自治區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發展戰略處處長杜勇鋒。
“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構建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區工信系統將從三個方面發力。”王金豹說,一要在穩定工業增長上持續用力。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多措并舉穩定工業運行和項目投資,以增量優存量、提質量、擴總量,穩定工業大盤,夯實新型工業化發展根基。二要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持續用力。圍繞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和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制定實施推進新型工業化“1+7”政策體系,加快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把戰略資源產業發展好,推動重點產業鏈和產業集群擴容提質升級,強化新型工業化發展支撐。三要在營造良好產業生態上持續用力。開展高水平工業園區創建,加大引企入園、扶企強園力度,廣泛吸引上下游企業和優質資源要素集聚,提升工業園區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增強新型工業化發展動能。
推動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綠色能源,做大做強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內蒙古發展的重中之重。內蒙古堅持以新能源帶動新工業,錨定“兩率先”“兩超過”目標,加快大型風光基地和源網荷儲、風光制氫等場景項目建設,集中打造風光氫儲產業集群和呼包鄂通裝備制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
前不久,國家首批首個千萬千瓦級大型風光基地項目——庫布其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項目先導工程光伏項目在達拉特旗全容量并網發電,標志著庫布其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項目建設進入新階段。
“作為內蒙古獲批的4個‘沙戈荒’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之一,庫布其沙漠鄂爾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項目總投資超800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向京津冀地區輸電約400億度,其中清潔能源占比50%以上,相當于節約標準煤約6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600萬噸,對能源結構綠色轉型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將持續加快推動庫布其大基地建設提速增效,強化科技創新,推動綠色發展,為內蒙古現代能源體系建設和綠色轉型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張龍說。
“產業轉型升級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應有之義。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內蒙古推動傳統能源轉型升級、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舉措。”杜勇鋒認為,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就要加快風能、太陽能等非化石能源開發利用,推動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推動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
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脫離實際。當前,我國以煤為主的傳統能源在能源安全中仍將發揮重要作用。在推進傳統能源產業發展的過程中,如何做到“既要穩保供更要轉型升級”?
杜勇鋒認為,內蒙古要立足資源儲備和產業基礎優勢,統籌推進煤電油氣等傳統能源供給能力提升,充分發揮煤炭在能源系統中的“壓艙石”作用、煤電的兜底保障和調節支撐作用,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基礎上,要堅持“兩條腿”走路,同步推動新能源發展和傳統能源轉型升級,通過煤電機組“三改聯動”、淘汰煤電落后產能等方式,促進煤炭高效清潔利用。(記者 康麗娜 王文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