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被確定為人與生物圈自然教育基地試點
近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第24屆大會暨中國加入人與生物圈計劃50周年、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立30周年大會在安徽黃山舉辦。在11月28日的開幕式上,衡水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簡稱“中國MAB”)確定為“人與生物圈自然教育基地試點”,這也是此次大會授予的唯一一家自然教育基地試點單位。
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河北省衡水市,面積163.65平方公里,以內陸淡水濕地生態系統和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為主要保護對象,是華北平原單體水面最大的淡水湖,有水域、沼澤、草甸、灘涂、林地等保持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其水質穩定保持在地表水Ⅲ類標準,大氣負氧離子含量達4600個/立方厘米,觀測記錄到鳥類333種、魚類45種、昆蟲757種、植物594種,享有著“京津冀最美濕地”“東亞藍寶石”“華北綠明珠”等諸多美譽。
衡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劉振杰介紹,衡水湖已成為開展自然教育的理想場所。近年來,保護區充分利用“世界濕地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等主題節日,開展了一系列親子游、研學游,讓青少年學生和公眾學習、領悟可持續發展理念。僅今年以來就已吸引衡水本地及周邊北京、天津、石家莊、德州等地的青少年近3萬人次前來。
據介紹,中國MAB于1978年成立,其日常機構秘書處設在中國科學院。中科院為其運作提供人員配置、經費保障、智力支持。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環境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等部門,媒體和社會各界也一直予以支持。在中國MAB推動下,中國的“人與生物圈計劃”開展了大量自然保護行動和可持續發展實踐,在助力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黃建、張余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