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將創建什剎海市級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
人民網北京1月10日電 (記者鮑聰穎)1月10日,記者從2024年北京市西城區“兩會”新聞發布會“聚焦城市品質提升,推進城市更新新實踐”專場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西城區將打造什剎海歷史文化保護示范區,激發歷史文化資源內在活力,讓這里成為老城居民生活的樂園。
西城區文化底蘊深厚,有18片歷史文化保護區,其中什剎海歷史文化保護區是北京城內面積最大、風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歷史文化保護區,既處于大運河世界遺產北端點,又毗鄰中軸線,歷史文化資源內涵豐富,區域內文物保護單位眾多、博物館資源豐富、文化探訪線特色鮮明,是對外交往的窗口、古都文化的縮影。
“今年,我們要打造什剎海市級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更加深入的挖掘展示大運河的歷史文化內涵。”西城區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靳真介紹,什剎海歷史文化保護區位于北京西北部,總面積301.57公頃。
此外,今年西城區將通過夯實文物保護工作基礎、推進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建設主題博物館集聚區、打造非遺保護傳承樣本、促進環境整治提升、創新開展數字文旅服務等一系列舉措,精心擦亮歷史文化名城“金名片”。
“2024年,我們將拓展中軸線遺產保護成果,繼續講好中軸線的故事。”靳真介紹,將通過推介行走中軸旅游路書、設計多條行走中軸打卡路線、展覽展示、舉辦古建音樂會和科技妙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更多的市民與中軸線文化遺產“親密接觸”,讓中軸線文化活起來,使其真正成為城市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在文物保護利用方面,西城區將推進晉江會館等文物修繕。靳真介紹,去年,金中都光源里遺址列入“考古中國”重大發現,今年將啟動建設遺址博物館,未來這里將成為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
此外,西城區今年還將發布第三批文物活化利用項目,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讓文物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發揮作用。
“剛剛不久,歷經一年半修繕的湖廣會館正式亮相,這里通過全域戲曲展陳、沉浸式演出等打造戲曲藝術體驗新空間,營造文物活化利用新場景,成為又一處文物活化利用的示范。”靳真介紹,今年西城區還將推動錢業同業公會、歙縣會館等已簽約項目向社會公眾開放。錢業同業公會將打造為古玉博物館、歙縣會館將成為中英金融與文化交流中心,集展覽展示、文化交流、互動體驗、公益活動于一體的多功能文化空間,歡迎廣大市民前來打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