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壩河(酒仙橋路至郎園段)濱水空間將開工建設
記者今天從2024朝陽區“兩會”獲悉,2024年,更多濱水空間將亮相,壩河(酒仙橋路至郎園段)濱水空間將開工建設,北小河(京承高速路至五環路段)濱水空間也在加快推進,通惠渠(高碑店路-五環路段)將實現通船,為群眾提供更多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親水空間。
2024年 壩河(酒仙橋路至郎園段)濱水空間將開工建設
2023年,亮馬河燕莎橋濱水通道建成通行,18公里高品質濱水綠道“橫向串聯、縱向通達”,成為首都水上會客廳和中外游客潮流打卡地。通惠灌渠(高碑店路-五環路段)治理工程完工并向市民開放,1.3公里古韻新貌、江南水鄉風情水岸已初步呈現。
朝陽區水務局局長陳杰介紹,2024年,朝陽區將營造更多豐富多彩的親水空間和親水體驗。其中包括,提升通惠渠兩岸濱河景觀帶,對跨河橋梁進行改造,并配置碼頭和通航設施,串聯兩岸商業區和居住區,建設優美安全的“親水、近水、樂水”開放水岸空間,打造通惠渠江南風情水岸,具備通船條件。
2024年上半年,壩河(酒仙橋路至郎園段)濱水空間建設將正式開工,打造水城共融的生態文化景觀長廊,預計2025年底前完工。據悉,壩河酒仙橋路至郎園段,總長度 2.3公里,周邊分布有頤堤港購物中心、798藝術區、751D·Park、郎園Station產業園區,也有晶都國際、瀾悅景和濱河一號等居民住宅區,沿線串聯四得公園、將府公園、駝房營公園、丁香園等公園綠地,區位優勢獨特、業態豐富。
與此同時,北小河(京承高速路至五環路段)濱水空間建設工程也在加快推進,起點為京承高速路,向東貫穿望京商圈和居民區,終點為五環路,治理長度約4公里。借助通惠渠、壩河、北小河等河道的復興治理,進一步激發城市活力,帶動城市更新,形成新的消費亮點。
同時,朝陽區還健全防洪排澇體系,2024年,將推進城市內澇積水點治理,實施完成大華窯排水溝治理工程,提升朝陽站周邊防洪排澇能力,加快推進壩河口蓄滯洪區建設。 此外,2024年,朝陽區將完成10個單位(小區、村)自備井置換,讓更多朝陽群眾喝上更高品質的市政水。
計劃用三年時間探索形成“朝陽污碳協同新模式”
2023年,北京市朝陽區成功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朝陽區全面推動生態保護32項舉措和22項重點項目,目前,經過全域大規模的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累計觀測記錄到各類物種近1800種。
朝陽區生態環境局局長冷飛介紹,2024年朝陽區積極推進美麗朝陽建設生動實踐,全面落實美麗北京建設的實施意見,深化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成果。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大氣方面,深入推進街鄉標準化治理,加大VOCs和氮氧化物減排力度。水方面,強化“三水統籌”,持續推進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任務,確保地表水考核穩定達標。土壤方面,持續開展土壤調查,保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保障重點建設用地、重點耕地的安全利用。扎實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此外,作為全國首批“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朝陽區將從四方面加速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工作。一是以社區(鄉村)、企業、建筑、園區等領域為重點,摸清協同潛力,率先推廣一批示范項目。二是深挖減污降碳協同潛力大的行業,比如發電行業,通過采用煙氣余熱深度利用等技術推進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下降。三是在污水處理廠推廣沼氣發電、光伏發電、智慧化數控等技術,強化科技支撐。四是提升生產性服務業節能減排成效。嚴控新建建筑能耗水平,加快實施存量建筑節能技改工程。
冷飛表示,朝陽區計劃用三年時間,圍繞重點領域持續發力,探索形成一條政策支撐有力,指標體系科學,實施路徑可行,全民共建共享的“朝陽污碳協同新模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東城已實現17個街道81個街區綜合實施方案編制全覆蓋
1月9日,北京市東城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召開。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東城分局黨組書記、局長白勁宇介紹,2021年以來,東城區組織開展了街區保護更新綜合實施方案編制工作。[詳細] -
大足區舉行電梯產業發展與安全(寶頂)論壇
與會期間還舉行了電梯檢測橫向聯合相互授牌儀式,四川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蔣玫與重慶市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康篤剛相互進行了授牌。[詳細] -
西部(重慶)科學城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再添助力
近日,國汽智控智能網聯汽車基礎軟件研發中心全國總部項目簽約落戶西部(重慶)科學城。前不久,國汽智控發布了面向智能駕駛應用開發新范式的計算基礎平臺。“國汽智控以計算基礎平臺為核心,是國家級重大產業化項目牽頭單位之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