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一波三折,嘉興公廁背后的城市民意對話

      作者:姜鵬飛 蔡舒安 張一兵 發布時間:2023-12-25 14:59:00來源: 嘉興日報

        12月23日深夜,寒氣逼人。

        陳偉明從保安室出來,徑直走到一側的公廁洗了把熱水臉,頓感暖乎乎的。

        陳偉明是嘉興市區城南花園小區的一名保安,一干就是十多年。他值守的保安室與公廁相距不到20米,走幾步就到了。

        從11月23日起,這座公廁開放時間調整為24小時。陳偉明當天晚上就發現,掛在墻上的公共衛生管理制度的“開放時間”一欄作了更新。

        就在同一天,嘉興5座公廁從原來“晚上10點打烊”調整為“24小時開放”。到12月23日,新增24小時開放的公廁剛好“滿月”。

        小公廁連著大民生。從17年前的嘉興沿街單位內部廁所對外開放到4年前“禾城驛·溫暖嘉”的出現,再到如今調整為公廁24小時開放,其間的經歷可謂一波三折。而這背后,是一座城市的民意對話,更是嘉興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建設和治理的生動實踐。

        社會公廁少而差

        單位廁所“替補上崗”

        “可以到你們單位里面上個廁所嗎?”

        12月23日下午,市民徐薇路過位于嘉興市區花園路的嘉興市建設局時,向門衛進行咨詢。

        “可以啊!”一名保安給了肯定的回答。

        這事,擱在17年前,可不敢想。

        徐薇老家在湖北,2006年10月來到嘉興工作,“當時感覺嘉興什么都挺好,就是經常能看到有人隨處小便,有點煞風景!”

        這樣的尷尬,許多“老嘉興”卻見怪不怪。

        菜場、學校、公園、景點、醫院等區域,曾是許多人“方便”的“重災區”。家住嘉興市區新湖綠都小區的郭貴堂忘不了,走到三水灣附近時,經常老遠就會聞到尿騷味。究其根源,除了一些市民素質低下,這一帶缺少公廁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統計顯示,2006年嘉興市區常住人口突破103萬,而公廁不到110座,遠遠不能滿足市民的“方便”需求。嘉興當時開展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五城聯創”,而公廁成為其中的“短板”。

        一時間,解決“方便”問題的呼聲高漲。

        “我們廣泛發動沿街商家開放內部廁所,同時在公園、綠地等人流量多的地方設置移動公廁,能想的招都想了。”談及往事,時任嘉興市容園林管理處市容科科長程楚記憶猶新。由于歷史“欠賬”太多,市區隨地“方便”的現象屢見不鮮。

        “方便”問題不方便,考量著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2006年的嘉興,盡管城市不斷擴容升級,但機關事業單位還是集中在中山路、禾興路、環城西路、海鹽塘路等市區主要路段沿線。

        有人提議:“社會公廁少而差,不妨將單位內部廁所向市民開放!”

        “這個主意不錯,可以整合部門資源,拉近單位與市民的距離,短期內解決‘方便’的問題。”程楚當年帶著市環衛處等部門人員開展了大量走訪,并與多家沿線單位對接,但很快遭到了質疑甚至反對。

        “有的人老半天不出來,也不知道他們會干什么。”

        “來上廁所的人多了,擾亂正常工作咋辦?”

        “人一旦多了,用水等成本就上去了。”

        …………

        “各方的訴求都要聽一聽!”嘉興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回憶,當年嘉興市建設局召開了十余次協調會,還把沿線單位、市民代表等召集到一起,把大家擔心的問題都拿出來“當面鑼、對面鼓”。

        “確實有需要的,可以在單位指定區域‘方便’。”

        “保安可以做好相關的提醒、指引工作。”

        “可以先試行,實際情況可能沒有想的那么糟糕。”

        …………

        漸漸地,一些單位的顧慮被逐個打消。

        2006年11月,包括市建設局、市交通局、市財政局、市教育局、市檢察院等嘉興首批33家單位內部廁所面向市民開放,市建設局還在這些單位設置了指示指引牌。

        此后,對外開放內部廁所的嘉興單位數量不斷被刷新,最終超過了100家。

        從單一功能到綜合服務

        “禾城驛·溫暖嘉”成了城市“網紅”

        嘉興100余家單位內部廁所對外開放后,許多市民還是覺得太少、“不自在”。

        隨著城市的發展,改建、新建公廁成為解決“方便”問題的“必答題”。但現實的尷尬是,市民“方便”時希望公廁就在附近,但又不希望建在自家附近。

        嘉興市區紫陽街原有一個建造于20世紀50年代的公廁,距離居民區最近距離僅有1.5米,靠近公廁的住戶堅決不同意改建,距離遠的住戶堅決要求改建,雙方積怨日益加深,一見面就吵架甚至動起手來。

        對于2006年發生的這段往事,相關環境衛生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倪新陽歷歷在目:“3個月內,我跑了幾十趟。”在街道、社區干部的幫助下,這年夏天,這個公廁最終得以重建。

        后來因城市發展需要,這個公廁于2018年被拆除。但其重建過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公廁涉及民意,無論是改建還是新建,不能只是依據“少數服從多數”,還要兼顧人情味,也要為“少數”著想。

        城市不僅要有高度,更要有溫度。在嘉興市建設局相關領導看來,“任何時候都要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城市建設和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聽取各方訴求,打造城市治理共同體。”

        于是,一場征求市民意見的走訪迅速展開——

        “市區許多公廁位置都很好,不妨就地重新利用。”

        “可以把公廁打造成驛站,便于環衛工人、快遞小哥等戶外工作者臨時休憩。”

        “除了‘方便’,還可以增加服務功能,包括看書、充電、熱水、修補等。”

        …………

        多方意見一綜合,驛站的概念“浮出水面”。嘉興市建設局立馬組團分赴上海、杭州等地,實地考察取經。

        2019年11月下旬,位于嘉興市區三元路附近的嘉興首個“禾城驛·溫暖嘉”啟用,里面不僅可以“方便”,還提供飲水、手機充電、熱水熱菜、圖書借閱、愛心義診等各類公益服務。

        一時間,“禾城驛·溫暖嘉”刷新了人們對公廁的認知,成為城市里的一道亮麗風景。針對后期管理,嘉興專門組建了“溫暖嘉”物業公司,由專業管理團隊入駐“溫暖嘉”驛站,還出臺了“溫暖嘉”驛站建設與服務規范,填補了嘉興公廁領域管理標準的空白。

        如今,嘉興公廁不僅是人們“方便”時才會去的地方,也成了歇腳、乘涼、取暖的另一種選擇。在“溫暖嘉”驛站,這樣的場景逐漸成為一種日常——環衛工人捧著水杯休息片刻,媽媽帶著孩子安靜看書,愛好象棋的大爺手執棋子“捉對廝殺”……

        12月23日中午,在位于三元路附近的“禾城驛·溫暖嘉”內,環衛工人殷才英將家里帶來的飯菜用微波爐熱了熱,又泡上了一杯熱茶。茶足飯飽后,她還小憩了一會兒。臨走時,她拔掉充電的手機,“熱個飯、接壺水、上個廁所,再給手機充個電,都有了。”

        目前,嘉興市區已建成健康養老、非遺文化、建筑藝術等不同文化主題的“禾城驛·溫暖嘉”61座,形成了“一站一特色、一站一主題、站站有互補”的格局。12月12日,“2023年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公示結束,嘉興市“禾城驛·溫暖嘉”服務驛站項目榜上有名。

        “限時開放”惹出風波

        “圓桌會議”找到“最大公約數”

        周勇是一名出租車司機,一干就是25年,對嘉興市區的大街小巷十分熟悉。

        開夜車時,他時常遇到尷尬——想“方便”時,很多公廁晚上10時就關門了,“沿街公廁多但不方便停車,我想要‘方便’卻找不到地方。”

        “好好的公廁,特別是建得那么好的‘禾城驛·溫暖嘉’,為何不24小時開放呢?”周勇確實有點納悶。

        納悶的豈止他一個。

        市民周永寧是夜跑愛好者,有時跑到南湖、凌公塘公園等區域,“方便”成了難題。

        類似的抱怨和牢騷,一波接一波。

        “建公廁主要是方便市民,不能借口難以管理一關了之。”

        “讓人‘方便’都不方便,公廁建得再多再好有啥用?”

        “‘禾城驛·溫暖嘉’可以部分開放,監管也要跟上。”

        …………

        一時間,人們把矛頭對準了公廁管理部門。而管理部門也有自己說不出的“苦衷”。

        2019年以來,嘉興全面推進“廁所革命”,市區包括“禾城驛·溫暖嘉”在內的200余座公廁全面升級,還在建國路、梧桐樹街等多處公廁試行24小時開放。

        沒想到,公廁24小時開放帶來了新問題——半夜里,經常有人來洗澡、洗漱,造成地面濕滑,馬桶蓋、手機支架、地漏蓋、洗手液甚至門把手等頻頻被“順”走。新嘉街道柵堰小區居民戴桂寶是“禾城驛·溫暖嘉”的“常客”,“晚上有喝酒的人把里面搞得臟兮兮的,還偷里面的東西,我們看在眼里,心疼啊。”

        為了杜絕各處公廁出現類似的問題、減少運維成本等,公廁管理部門無奈作出決定:市區大部分公廁“限時開放”,到晚上10時后一律“打烊”。

        但這個“打烊”決定,讓很多市民感到很不“方便”。

        “百姓有呼吁,部門必有應”,嘉興市建設局等部門單位決定直面這一問題,并邀請各方代表面對面商量解決辦法。

        11月23日,一場特殊的“圓桌會議”在嘉興市黨群服務中心召開。出租車司機、外賣騎手、夜跑愛好者、小區居民等多方市民代表與市建設局、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文旅局等7大部門相關負責人圍坐一起,就公廁是否24小時開放進行了熱烈討論。

        在“圓桌會議”上,大家不分主次,各抒己見。周勇作為出租車司機代表參加會議,他希望“增加24小時公廁開放數量”。市民代表錢欣融呼吁:“夜間公廁需求量不是很大,也要想辦法解決,比如開個第三衛生間,男女可以共用一下。”嘉興市人大代表孫瑩瑩建議,可以對部分公廁實行24小時開放。

        “大家的建議很好!”嘉興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當即作出表態,“我們計劃把24小時開放公廁從目前的29座增加至40座,接下去將盡量盤活能夠開放的公廁。”

        實際上,在“圓桌會議”之前,嘉興市園林市政管理服務中心就開展了排摸走訪,聽取了各方意見建議。“城市公廁和每個人都有關系,我們充分尊重市民的意愿,希望大家都能參與到管理中來!”該負責人說。她同時呼吁,廣大市民都要愛護公物,爭做城市管理的“主人翁”。

        當天,嘉興市區包括城南花園小區附近、人民公園、干河灘等5座公廁的開放時間調整為24小時。到12月23日,市區24小時開放的公廁已從29座增加至67座。

        小公廁,大民生,一波三折間,充分詮釋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大學問。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国美女主播免费的网站| 三级黄色免费观看| 波多野结衣不打码视频|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浮力影院亚洲国产第一页| 女女女女BBBBBB毛片在线|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欧美成人精品大片免费流量| 全彩acg无翼乌| 贰佰麻豆剧果冻传媒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 ww4545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日本50岁丰满熟妇xxxx|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尤物 | 女人被狂c躁到高潮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国产激情对白一区二区三区四| 99ri精品国产亚洲| 小妇人电影中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 精品视频第一页| 国产亚洲精品bt天堂精选| 久久福利资源网站免费看|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bbbbbbbbb欧美bbb| 性欧美乱妇高清COME|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日韩高清在线日韩大片观看网址|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男男chinese同志gay露脸飞机| 啊轻点灬大巴太粗太长视频| 青草青草视频2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色婷婷|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波多野结衣资源在线| 免费的一级黄色片| 美国十次啦大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