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原標題:我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河北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到2025年基本形成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集體林權制度
日前,河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河北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按照該方案,到2025年,河北省將基本形成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權屬清晰、責權利統一、保護嚴格、流轉有序、監管有效的集體林權制度。
方案提出,落實集體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運行機制。堅持集體林地農民集體所有,確保農民集體有效行使集體林地所有權。堅持集體林地家庭承包基礎性地位,承包期屆滿時應堅持延包原則,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合法林地權益。各設區市將選擇1至2個縣(市、區)開展集體林地延包試點,家庭承包林地剩余期限10年以內的,發包方可以依法提前確認延包合同。
為健全利益聯結機制,河北省還將鼓勵和引導農戶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流轉林地經營權,有效整合分散林地,釋放規模效應,提高綜合效益。發揮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帶動小農戶作用,完善小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對仍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經營管理的林地,將集體林地收益權量化到戶,收益權證發放到戶。
科學開展森林經營,全面提升森林質量。河北省將依法依規科學劃定公益林和天然林范圍,保障農民合法權益。合理優化公益林中集體林的比例,落實公益林分級管理制度,對不同保護等級的公益林采取相應保護、利用和管理措施,提高綜合利用效益。優化林木采伐管理,保障林木所有權權能。優化林木采伐審批程序,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全面落實林木采伐限額5年總額控制、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齡限制等惠民政策。
關于政策資金扶持,河北省將實施興林富民行動,農業農村產業發展、地區振興、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發展等政策將形成合力,相關部門將統籌中央和省級相關資金,支持林業產業發展。深入踐行大食物觀,做強做優板栗、核桃、棗、仁用杏等傳統優勢經濟林樹種和花椒、酸棗、榛子等特色經濟林樹種。
資金扶持的同時,河北省還將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按照實施方案,河北省將開展森林碳儲量調查,嚴格落實能夠體現碳匯價值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探索以林業生態產品實物量為重點的生態價值核算,通過市場交易、經濟補償等手段,推動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探索實施林業碳票制度。
河北省還將強化林權登記監管,全面落實林權登記各項政策,妥善解決集體林地歷史遺留問題,保障林權正常流轉。
各級黨委和政府將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將結合實際積極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強隊伍建設,建立客觀反映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效的評價指標體系,評價結果將納入林長制督查考核范圍。(記者曹智 通訊員姚偉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