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構建多能互補現代能源經濟體系
2023年10月,《國務院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重磅發布,部署了7個方面重要任務,其中一個任務就是“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增強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保供能力”,并將“加快構建現代能源經濟體系”放在突出位置。
《意見》的出臺,為闖新路、進中游的內蒙古再添發展動力,在內蒙古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內蒙古把握新機遇,扛起新擔當,依托能源資源稟賦和產業比較優勢,加快構建現代能源經濟體系,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內蒙古力量。
解讀——
加快構建現代能源經濟體系怎么干?
加快構建現代能源經濟體系是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力爭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內蒙古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承擔著保障能源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要積極發揮能源資源稟賦和產業比較優勢,先立后破,逐步建立健全現代能源經濟體系,保障能源供給,為端穩中國“能源飯碗”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內蒙古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寄予厚望,要求內蒙古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這一定位切合我區發展實際,也是內蒙古能源經濟發展的優勢所在、機遇所在、責任所在。”自治區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加快構建現代能源經濟體系,內蒙古總的思路就是貫徹落實《意見》要求,遵循“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發揮多種能源的組合優勢,堅持煤電油氣風光并舉,夯實煤炭煤電傳統能源“壓艙石”作用,推動油氣增儲上產,緊抓快干推進新能源發展,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形成多種能源協同互補、綜合利用、集約高效的供能方式,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中體現更大擔當、展現更大作為。
行動——
堅持煤電油氣風光并舉,大力發展現代能源經濟
在發展現代能源經濟的過程中,推進新舊能源替代是大方向、大趨勢。對內蒙古而言,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既要繼續發揮好傳統能源的“壓艙石”作用,也要快馬加鞭做大以風、光為代表的新能源的規模,著力推動傳統能源和新能源實現更高水平的優化組合,在全國率先構建起以新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給體系。
“《意見》支持內蒙古加快新能源產業關鍵材料、裝備及零部件等全產業鏈發展,壯大風光氫儲產業集群,建設國家級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這與內蒙古以新能源帶動新工業,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再造一個‘工業內蒙古’的目標高度契合。”自治區能源局有關負責人說。
當前,內蒙古正立足新能源資源富集的優勢,緊抓《意見》出臺這一重大歷史機遇,爭分奪秒、快馬加鞭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
日前,全球裝機容量最大的單層站房式儲能電站——華能上都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配套儲能二三期工程實現全容量并網,標志著上都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配套儲能項目300兆瓦/600兆瓦時工程全部建成,成為接入華北電網的第一座大規模儲能電站。
華能上都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位于錫林郭勒盟,是全國首個“風火儲”打捆外送的“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項目,包括200萬千瓦風電和30萬千瓦儲能電站。“我們的儲能電站單次最大可存儲電能60萬度,可以毫秒級快速響應頂峰放電,第一時間‘削峰填谷’,大幅提升風光等新能源的利用效率。”華能上都風電基地負責人高永峰介紹。
錫林郭勒盟作為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全國規劃建設的9個大型現代化風電基地之一。目前,錫林郭勒盟正謀劃布局百萬千瓦級以上光伏治沙基地,同步培育壯大鋁基新材料、超硬材料、風光制氨制氫、煤制烯烴及下游產品、高端石墨等產業項目,促進綠電就近就地消納、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全力以赴將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建設得勢強勁足。
“《意見》提出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增強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保供能力,這為推動能源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引,我們將以強烈的感恩之心和奮進之志抓好《意見》的貫徹落實,在穩步提升能源供給保障能力、加快推進大型風光基地項目建設、著力構建現代能源經濟體系等方面持續發力。”錫林郭勒盟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敏表示。
為推動《意見》落實落地見成效,通遼市召開重點工作推進會進行部署。通遼市將穩步推進第一、二、三批風電大基地項目建設,力爭到2025年風電大基地項目并網規模達到458萬千瓦。同時,加快構建現代能源經濟體系,奮力在建設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中再建新功。
在烏海市,海勃灣區積極推動煤焦上中下游一體化整合升級,規劃建設了3處煤炭綠色低碳貿易加工產業園。同時加快推進恩和輸變電站建設,推動新能源全產業鏈發展。
勠力同心、奮勇爭先。內蒙古把落細落實《意見》作為當前重要政治任務,堅持煤電油氣風光并舉,大力發展現代能源經濟的步伐鏗鏘有力。
目標——
構建多能互補能源格局,著力提升能源供給保障能力和質量
“能源產業是內蒙古起家的產業,更是當家的產業,只應做大做強、不能做小做丟。”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產業綠色發展研究部主任、副研究員白衛國說,加快構建現代能源經濟體系,必須以保障能源安全為己任,堅持綠色低碳導向,優化能源開發利用布局,以能源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一方面,要以新能源為主要增量,充分利用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構建風能、太陽能為主體的清潔能源供應體系,提升非化石能源安全替代水平。另一方面,要通過優化存量、適度新增,著力推動化石能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提高煤炭保供、外送電力、油氣保障的能力。
下一步,內蒙古將堅持煤電油氣風光并舉,加速構建現代能源經濟體系,著力提升能源供給保障能力和質量。
在煤炭方面,要科學謀劃煤炭開發布局和接續產能,適時建設一批大型、特大型的現代化煤礦,切實保障好國家的煤炭供應。
在煤電方面,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內煤電建設,儲備一批煤電項目,增強電力供應保障能力。
在油氣方面,要加大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的力度,高質量建設鄂爾多斯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和煤制油氣戰略基地。
與此同時,聚焦風、光、氫、儲4條重點產業鏈優化能源供給結構,加快推動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全產業鏈發展,著力打造千億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做好現代能源經濟這篇文章,內蒙古藍圖繪就——圍繞國家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建設,統籌推進新能源開發與裝備制造業發展,優先支持新能源與裝備制造一體化項目建設,加快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通遼、烏蘭察布、赤峰等地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建設,形成滿足區內、供應周邊、輻射全國的全產業鏈市場供給體系。(記者 康麗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