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朝外街道:搭建“校所”共建平臺 助力校園開展法治教育
近日,北京市東元律師事務所的會議室里,一群來自白家莊小學朝外校區的學生們,正在專業律師的指導下“沉浸式”體驗法院庭審全過程,同學們正襟危坐,現場氣氛嚴肅莊重……這是白家莊小學朝外校區與北京市東元律師事務所結對共建后,在“憲法宣傳周”期間開展的校外第一課。
在朝陽區朝外街道“牽線”下,今年9月,白家莊小學朝外校區與北京市東元律師事務所成功搭建“校所”共建平臺。“律所與學校結對共建,有助于讓法治意識更好地根植校園,幫助同學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紐扣’,同時律所也能成為學校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法律支撐,成為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社會力量。”朝外街道司法所負責人表示。
在此次校外課上,同學們以“侵犯肖像權”為案由,模擬了一場法院民事訴訟庭審。他們分別扮演法官、書記員、雙方律師和證人等角色,并在專業律師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了庭前準備、當事人陳述、證人作證、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等環節。
“原來,將他人的照片PS成表情包在微信群里傳播是侵犯他人肖像權的行為。”五年級的蔣子萱在課后,專門通過朝外街道社會動員平臺“伴兒”APP,提醒她的同學們,“不能未經同意,隨意使用、公開他人的肖像。”
“隨著我敲落的法槌,這起‘案件’也畫上了句號。”作為本次模擬法庭的“審判長”,五年級的岳昕陽在課后同樣收獲滿滿,“律師老師說‘法槌雖小,但卻飽含法律之理,公平正義之意’,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充分理解法律的嚴肅性,真正做到學法、懂法、用法、守法。”
“專業的事兒就得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此次模擬法庭活動中孩子們的收獲和家長們的認可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了“校所”共建平臺的重要價值。為了提高轄區小學法治教育的質量和專業性,朝外街道整合朝外地區公共法律服務聯盟的資源,主動聯系白家莊小學朝外校區與聯盟成員單位北京市東元律師事務所洽談共建意向,最終一拍即合,兩家單位結成共建對子,由東元律所的專業律師隊伍參與到白家莊小學朝外校區的法治教育中,為同學們提供法律宣傳和教育指導。
朝外街道作為這一共建平臺搭建的重要“推手”,既承擔了前期的牽線搭橋,又持續跟蹤平臺后續的深耕與發展。今年9月“校所”共建平臺搭建后,9月27日,北京市東元律師事務所便走進白家莊小學朝外校區,圍繞“爭做遵紀守法小公民”主題,開展了首堂校內法治課。再加上此次模擬法庭活動的舉辦,從律師進校園到學生進律所,通過“校所”共建平臺真正實現了“請進來,走出去”教育模式的完整閉環。
在此次校外課上,白家莊小學朝外校區正式聘請北京市東元律師事務所主任韓琦燕為學校法治副校長并向其頒發聘書。今后,她將為學校及同學們提供法治宣傳、普法教育、法律咨詢與指導等工作,幫助學校更好地開展法治教育。
“法治副校長的聘任,不僅有助于同學們知界限、守規矩,將外在的規則內化為自覺的行動,更有助于同學們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朝外街道司法所負責人表示,包括聘任法治副校長在內,“校所”共建平臺的建立,能讓結對雙方探索出更多協作模式,從而讓學生們在法治教育上享有更大的優勢。
未來,朝外街道也將繼續關注“校所”共建平臺的發展,助力結對雙方各展優勢、密切配合,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良性互動,切實增強育人合力,推動結對共建取得切實成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