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大家來商量 架起干群“連心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各種制度化協商平臺,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省政協積極共建協商平臺,出臺《關于開展“有事來商量”平臺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推動全省11個市、117個縣(市、區)政協建成2197個“有事來商量”平臺,重點圍繞提升基層治理水平、解決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實際問題,開展常態化協商,助力基層提升治理水平。我省各級政協在基層民主協商實踐中采取多種靈活方式,把“有事來商量”協商議事平臺搭建到群眾的家門口,以協商民主尋求基層治理“最大公約數”。
創設協商平臺,家門口有了議事平臺
“這次議事會,主要商量我們社區食堂如何建設和運營。”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有事來商量·歡迎來協商”專題議事會在太原市迎澤區橋東街道政協聯絡組如期舉行,政協委員、街道社區干部、社區食堂運營負責人、居民代表等圍坐一圈展開熱烈討論。而這只是迎澤區政協近年來大力開展協商活動的一個縮影。
自2021年3月啟動“歡迎來協商”機制建設以來,迎澤區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建立健全《政協委員履職考核辦法》《“33216”委員履職工作法》《委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考評辦法》等制度,每年年初制定政協年度協商計劃并按程序報批后實施。目前,已建立1個區級協商總平臺,7個街道(鎮)分平臺,71個社區(村、委員工作室等)微平臺,形成了覆蓋全區的“1+7+X”三級協商平臺體系。
省政協開展“有事來商量”協商平臺建設工作以來,太原市政協先行先試,扎實推進平臺試點建設。出臺《關于開展“有事來商量”平臺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試行)》,開展試點先行和現場推進,形成了迎澤區“歡迎來協商”、晉源區“晉情來協商”、陽曲縣“陽光協商”、小店區“小事大情共協商”、婁煩縣“煩事來協商”等工作品牌。
據省政協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有事來商量”是在全省政協系統中開展的一項由政協搭建平臺,政協委員、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基層干部、群眾代表參與,經過溝通協商,解決問題的一項議事協商活動,是協商于民、協商為民的重要載體,是黨委政府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的重要方式。
我省各級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準確把握新時代人民政協新方位、新使命,堅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通過建設縣級政協“有事來商量”平臺,在推進常態化協商議政中實現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促進縣級政協工作提質增效,為推動我省高質量發展、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山西篇章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多方協商議事,民生事項得以解決
今年以來,通過“有事來商量·沃事我商量”協商議事平臺,晉城市沁水縣土沃鄉政協聯絡組積極協調部分縣政協委員、縣人民法院有關人員、縣林業局有關人員、縣煤層氣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有關人員、縣電力公司有關人員參與協商議事,協商議定了沁水縣龍隱山居文旅徒步小鎮引資擴股、塘坪村無效果園地復墾復播等,真正形成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良好氛圍。
“用‘心’傾聽民聲,用‘愛’協商民事,一大批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麻煩事、瑣碎事、煩心事、梗阻事,在一場場協商議事活動中得到有效化解,協商議事工作真正起到助發展、惠民生、聚共識、促和諧的作用。”11月1日,沁水縣政協召開“有事來商量”協商議事工作經驗交流會,對協商成果轉化落實情況進行了介紹。
迎澤區并州東街四社區機電小區是一個典型的老舊小區。2021年10月以來,小區頻繁出現地下室管道漏水、下水道堵塞而引起的積水問題。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社區黨委將這一問題列入2022年度“歡迎來協商”議事會議題。最終,物業公司同意解決管道漏水問題,社區黨委也積極推進,確保了協商結果進一步落實落地。
兩年多來,迎澤區政協緊緊圍繞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文旅融合、老舊小區治理、小區綠化、衛生環境整治、停車問題、打造文明綠色街巷、助力鄉村振興等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協商,一批涉及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問題提上了解決日程,達成了共識。共制定51個重點協商議題和188個微課題展開協商,截至目前,累計完成協商活動238場,參與人數達2300余人,在全區形成了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的生動局面。
據悉,經過民主協商,我省各級政協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水電、道路、環境衛生、安全、綠化、停車等社會治理難題,政協委員在社會實踐中踐行了人民政協為人民的履職理念,推動了社會治理效能,增強了人民群眾在基層民主協商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有事來商量”平臺已逐步成為黨委政府的“好幫手”、委員履職的“新平臺”、聯系群眾的“連心橋”。
積極探索創新,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
8月1日,迎澤區政協新時代協商民主實踐中心揭牌儀式舉行。該中心是我省第一家新時代協商民主實踐中心,是在“有事來商量·歡迎來協商”平臺基礎上,通過整合場地資源、拓展實踐功能而打造的。
迎澤區政協主席趙樹文介紹,實踐中心目前設有陳列室、協商議事廳、委員界別活動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委員書屋、委員學堂等功能區域,通過開展各類協商議事、“委員進中心”“界別活動月”“聯絡組活動周”“群眾代表走進協商民主”、委員學堂等工作和活動,積極發揮黨建引領、協商議事、學習培訓、聚識聯誼、文史展陳、提案和社情民意收集等功能,全面展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在迎澤區的生動實踐,扎實推動協商民主在基層煥發活力。
“我們要強化規范性,以‘高標準’推動協商環節再完善,務求協商活動安排規范有序、接地氣。強化實效性,以‘高參與’推動協商效應再放大,廣泛邀請利益關聯群眾、各方代表參加協商議事,將群眾意見及時轉化為高水平建議、高質量提案、高價值社情民意。要強化創新性,以‘高要求’推動協商活力再激發,堅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時制宜,結合議題和參與對象,靈活選擇場地、形式和規模。”沁水縣政協主席張瑞忠表示。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全面發展協商民主作出重要部署,我們要按照省政協‘有事來商量’工作要求,立足實際,積極構建工作機制,增強‘有事來商量’平臺建設的質效,推進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機融合,促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省政協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記者鄧偉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