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移動科技賦能“智慧儲糧” 守好百姓“米袋子”
倉廩實天下安。近日,從中國移動湖北公司獲悉,該公司通過信息化技術手段強化糧食安全支撐,助力湖北推進智慧糧庫建設,提高糧食流通產業鏈運營效率,實現監管數字化、精細化,保障糧食安全。
據介紹,為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落實,湖北移動依托專線、千里眼、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打造了一套可實現糧食收購、保管、檢驗、調撥和銷售等領域全覆蓋、全鏈條、全程即時在線穿透式監管體系,為省內20余個糧庫提供信息化支撐,助力全省糧食購銷監管系統升級。
該體系包括了智能糧庫倉儲信息集成管理、倉儲業務管理、出入庫管理、糧情監測、智能通風、氣體檢測、視頻及安防監控、信息安全等系統,以科技賦能實現糧庫穿透式監管,實現各環節可查可追溯。
據介紹,出入庫管理系統數據與省級平臺互聯互通,可采集下屬糧食企業相關業務數據,實時監測糧食出入庫等各環節的作業情況。與傳統檢查方式相比,既能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力成本,也能更好地保障糧食安全。
“我們在庫區、倉內安裝了多個高清攝像頭,管理人員可以24小時查看倉內、倉外實況,進行全方位智能化管控,讓糧食管控‘看得見摸得著’。”湖北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系統可實時監控糧庫內是否存在“擅自動用”,作業區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同時將視頻、圖片進行大數據分析、對比,實現糧庫管理從“人找問題”向“問題找人”的轉變。
糧食生產和儲存,關系國計民生。近年來,湖北移動通過科技賦能糧食全產業鏈,助力推廣應用新技術、新裝備,推動糧食產業轉型升級。
在武漢市黃陂李家集街暢享榮達農機合作社400余畝水稻種植基地,依托湖北移動5G+北斗高精定位技術,插秧機栽插的秧苗行行筆直,1機1天能完成30——50畝作業面積,不僅省時省力,還節省了播種成本。
“5G結合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統,實現了農機設備的高速互聯,達到設備厘米級作業,能幫農戶更好地實現農業植保防控、麥田苗情監測、田間環境監測等一系列田間管理監測工作。”湖北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黃岡,湖北移動發揮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優勢,打造了黃岡市農科院5G+智慧農業項目,通過“一腦三中心”智慧農業方案,采集水稻生產、生產過程、氣象環境等各類數據信息,經過大數據分析,提供農科院水稻育種全面生長態勢感知,并通過現場大屏或手機APP可以實時分析生長情況,提供科學全面分析結果。
“在糧食全產業鏈應用新技術有助于保障糧食數量和質量安全。”上述負責人表示,湖北移動將按照“糧庫數字化工程”規劃,推進智慧糧庫落地、落實,守好百姓“米袋子”。同時,不斷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運用新技術、新平臺、新服務,加快推動三農工作數字化進程,為鄉村振興貢獻數字力量。(圖/文 王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