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陽:水上生態美 蟹農收獲忙
人民網益陽11月13日電(記者劉賓)三湘第一湖,湖南益陽大通湖。連日來,在大通湖大閘蟹產業園,蟹農們捕撈螃蟹、打包發貨,忙個不停。
“今年雨水均勻,氣候好、水質好,螃蟹豐產。成蟹平均畝產在150斤以上,每畝綜合收益過萬元。”湖南小康村螃蟹養殖基地目前成蟹養殖面積700多畝,生產負責人龐躍飛介紹說,自9月中下旬以來,已向市場供應約3萬斤螃蟹,今年捕撈會持續到12月底,并打算屯養1.5萬斤螃蟹專供春節市場。
洞庭之心,水草之都。大通湖地處洞庭湖腹地,已有二十多年的螃蟹養殖歷史。近年來,當地圍繞“蟹”字做文章,大力推進水生態修復,積極發展“水草+大閘蟹”池塘養殖模式,并通過建設“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實現了水上發電、水下養殖,走出了一條生態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該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畜牧水產股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大通湖大閘蟹養殖面積約1.6萬畝,預計產量2000噸,相比去年有望實現增產約500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