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度世界兒童日 30名大柵欄兒童責任規劃師集體亮相
為迎接11月20日世界兒童日的到來,“童心規未來·共劃大柵欄”大柵欄兒童責任規劃師歡度世界兒童日活動于11月12日下午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得到中國兒童中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北京市規劃院等多家單位支持。活動現場,招募到的首批30名大柵欄兒童責任規劃師集體亮相,他們的年齡在4-18歲之間。街道領導、行業專家、高校師生和兒童責任規劃師齊聚一堂,共同宣傳兒童友好理念,為大柵欄兒童友好建設、未成年人保護和文化傳承出謀劃策。
據介紹,作為全國首批歷史文化街區,大柵欄擁有著600余年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積累了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為培養教育兒童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寶庫”,也成為了引導孩子們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推動文化傳承發展的實踐課堂。依托區域豐富的文化資源稟賦,為探索出具有文保區特色的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模式和路徑,“大柵欄兒童責任規劃師”項目在大柵欄街道落地實施。
該項目依托大柵欄歷史街區產教融合示范實踐教育基地,由大柵欄街道聯合北京工業大學城市建設學部人本街道實驗室,以及大柵欄責任規劃師團隊共同發起,是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社會保護的生動實踐。項目旨在倡導并提升兒童權益意識,鼓勵兒童參與公共事務和城市發展建設行動。讓更多人關注和尊重兒童的需求和權益,逐步構建以政府保護為主導,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新格局。從而推動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和城市治理的精治共治和善治,激發歷史文化街區的活力與創造力,展現出中國歷史文化街區“兒童友好、人人友好”的新風貌。
在“共繪藍色大柵欄兒童友好地圖”環節,孩子們用手中藍色貼紙點繪了大柵欄地圖,積極響應和參與聯合國兒基會2023年世界兒童日“點亮兒童未來”倡議。在“文化探訪大柵欄”活動環節,團隊師生引導和鼓勵大柵欄兒童責任規劃師觀察、拍攝和記錄大柵欄文化資源、場地環境和問題需求,其中在“中華老字號”內聯升北京布鞋文化博物館,將“傳統文化”課堂開到學生身邊,通過參觀講解和非遺傳承技藝互動活動,讓孩子真切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和獨有的文化價值,引導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小小規劃師”環節通過“共繪大柵欄兒童友好地圖”“場景模式圖”“繪制大柵欄兒童文化教育新場景”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和互動答題,讓兒童選取設計要素、表達空間需求、規劃美好藍圖。
通過本次活動,讓在大柵欄就讀、居住和旅游的三類兒童群體,通過觀察、理解和提出問題,為大柵欄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發出了孩子的心聲和童聲,也為大柵欄歷史文化街區的發展建設貢獻了獨特的思考和想法。
接下來,大柵欄街道還將繼續通過黨建引領,系統整合資源、廣泛凝聚力量,讓兒童友好和未成年人保護成為社會共識與集體行動,充分發揮大柵欄兒童責任規劃師作用,尊重兒童意見表達,積極回應兒童需求,構建起“兒童需求表達—相關建議落地—推動督導評估”的閉環模式,真正實現小建議、大友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