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變”改革帶來幸福“蝶變”
暮秋時節,從赤峰市元寶山區政府向西北行駛,不到一刻鐘就到了平莊鎮新景村。
“如果你們幾年前來到新景,我接受采訪心里都沒底,實在是窮得掉渣。”新景村黨總支書記安志剛自嘲道。
安書記所說的窮掉渣,就是各種“無”。身為城郊村,眼望城區繁華,眼下日子卻一窮二白——土地資源貧乏,集體經濟薄弱,特色產業為零,人均收入每況愈下。
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作為賦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舉措,“三變”改革在全國各地風起云涌之時,安志剛帶領村班子成員開始新景村的“逆襲”之旅。
借“三變”改革春風,新景村高標準打造了集電商、物流、倉儲、分撥、運輸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物流電商產業孵化園區,村黨總支牽頭將800畝土地入股土地合作社,堅持只租不售原則,整體對外租賃發包,股民平均分紅1300元,同比增收600元。
嘗到第一次分紅甜頭兒的村民蔡曉勇成了村委會的常客,村里的大事小情能往前上的,他絕不后退,“我不懂啥是‘三變’改革,就知道合作社是我們自己的,我家4口人,入股土地15畝,每畝地增收1000多元。”蔡曉勇說,土地入股這塊,他得到實惠,嘗到甜頭,“三變”改革讓農民過上了好日子。
新景村在“三變”改革中尋找機遇,平莊鎮前進村則依托錦繡山等自然資源和近城區的地理位置優勢,大力發展農旅產業集群,成立了旅游、置業、土地、勞務四大股份經濟合作社,流轉土地604畝,打造集國防教育、紅色教育、科普教育、研學為一體的農旅融合產業園。
“作為‘三變’改革的試點,前進村堅持打造城區近郊游,重點開發、治理錦繡山,為帶動村民致富,鄉村發展,謀劃生態綠色發展途徑。”平莊鎮前進村黨總支書記宣星介紹說。
隨著“三變”改革的推進,更多的村民有了自己的空閑時間,打點零工,多一份收入,是很多村民的真實寫照,村民宋保山滿臉笑容地說:“‘三變’改革真好,旅游火了,我家的收入也漲了,除了分紅以外,還能每月依托打工還能再掙2000多元。”
道路寬闊整潔,環境優美舒適,產業興旺發達,鄉風文明和諧……廣袤鄉野間,“三變”改革讓鄉村走出了發展新路子,讓鄉親們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好。(記者 肖璐)
(元寶山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姚迪參與采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