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以高水平安全服務高質量發展
逐級嚴密部署,明確最高標準;緊盯重點區域,強化最嚴管控;深化宣傳教育,營造最濃氛圍;聚焦實戰打贏,保持最快響應……中秋、國慶節日期間,山西省消防救援總隊精準研判風險,加大檢查力度,強化值班備勤,有效確保了“兩節”期間社會面火災形勢穩定。 安全生產是民生大事,事關人民福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一絲一毫不能放松。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應急管理工作,近年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重要論述,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緊盯薄弱環節,狠抓責任落實,深化專項治理,構建長效機制,有效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總體穩定,為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保證。
健全責任體系,帶動落實安全責任
工業互聯網與傳統工業企業相融合,不僅有效推進了生產效率,更為安全生產擰緊了閥門。10月13日,走進山西焦煤西山煤電調度中心,巨大的電子屏上正顯示著井下采煤場景,瓦斯濃度和溫濕度等數據不時跳動,若有異常便會發出預警。 西山煤電對安全生產的智能檢測與集中管理,基于浪潮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的安全生產集中監控平臺。監控平臺覆蓋了井下人員定位、煤礦圖像監視、重大設備檢測等多個大類系統,實現了安全數據的實時采集、監控和智能預警,從而為煤礦的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企業是生產經營建設活動的市場主體,承擔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是保障安全生產的根本和關鍵所在。我省壓緊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確保安全生產。以省政府規章形式出臺《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抓住企業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這一“關鍵少數”,落實第一責任人責任。全面加強和落實企業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把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生產經營全過程、各環節、各崗位。
推動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例會、教育培訓、設施設備管理、目標責任考核獎懲等制度。14個行業領域4.5萬家企業制定隱患排查治理制度,企業主要負責人簽訂安全承諾書,其中重點行業領域1.4萬余家企業建立安全風險管控制度、制定安全風險清單、繪制“紅橙黃藍”四色圖、實施安全風險公告。嚴格執行重大隱患“雙報告”制度,對隱患排查治理實行臺賬管理,確保徹底整改。
督促企業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嚴格安全生產費用提取管理使用,加強安全技術設施設備改造。大力推進企業安全標準化創建,全省礦山、危險化學品、冶金工貿行業達標企業共3566家。
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的同時,我省強化黨政領導責任,健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出臺貫徹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實施細則。省政府連續15年以一號文件部署年度安全生產工作。各級制定實施政府領導安全生產職責清單和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壓實部門監管責任,制定出臺“三管三必須”實施細則,明確并細化安全監管部門和安全管理部門職責。研究落實冰雪運動場所、景區玻璃棧道、游樂設施、劇本娛樂經營場所、電動自行車等新產業新業態的監管部門和職責。健全完善生產經營單位負責、職工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機制,深化安全生產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和社會共治。
緊盯重點領域,排查整治安全隱患
“長治仙泉煤業有限公司,本次監察發現你礦15105綜采工作面液壓支架最大工作阻力達不到要求、掘進工作面臨時支護使用前探梁,我處要求你礦在備用工作面更換工作阻力符合要求的液壓支架。同時建議你礦盡快更新掘進工作面掘進支護裝備,盡量采用掘錨一體機、液壓錨桿鉆車等先進的臨時支護裝備,切實解決頂板管理水平不高的問題。” 這是不久前,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山西局監察執法八處就轄區內煤礦加強頂板管理方面,與煤礦企業進行的一次監察執法交流。該處創新監察執法方式,把“強裝備”作為防范煤礦頂板事故的治本之策,切實提升長治轄區煤礦頂板技術管理水平。
隱患是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開展隱患排查整治,能從根本上防止人的不安全行為,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改進管理上的缺陷,有效防范和遏制生產安全事故。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我省從4月25日起至12月底,在全省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省安委會成立工作專班,堅持每月收集掌握各市專項行動進展情況,成立5個省級督導巡查組,深入市縣和企業,對專項排查整治行動和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一并督查。同時,不斷鞏固“12341”工作機制,采取“賬單管理、打分排隊、定期調度”等8項措施,每月編發簡報,通報情況,扎實推進專項行動。截至目前,曝光約談和聯合懲戒企業3378家;責令停產整頓企業680家;追責問責527人;移送司法機關181人。
此外,深化重點領域專項整治。一以貫之開展專項整治、標本兼治,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完成礦山安全生產大檢查百日攻堅行動、非煤礦山露天轉井工專項整治。開展礦山安全生產綜合整治、露天礦山專項整治、煤礦采掘接續專項整治、煤礦瓦斯防治。狠抓重大災害治理,對所有煤礦開展“體檢式”精查。加大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和化工園區整治提升,加快化工園區認定。推進危險化學品高危細分領域專項治理、產業轉移安全設計診斷復核。交通運輸、建筑施工、經營性自建房、燃氣、冶金工貿、消防、特種設備、文化旅游、農機等行業領域也開展了專項整治。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抓好安全工作,就筑牢了企業發展的根基。晉能控股集團通過推動“打非治違”,落實國家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要求,實現依法治企、依法治安。積極開展各項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在已經結束的礦山安全生產大檢查百日攻堅行動中,共成立225個檢查組,檢查煤礦244座、1589礦次,對41座煤礦333名管理人員進行了處罰。
筑牢安全堤壩,夯實基礎提升能力
在現場不遠處的石灰巖礦山上,一臺臺經過線控改造的純電礦卡在5G網絡的“加持”下,有條不紊地穿梭在生產運輸一線。它們的實時畫面出現在調度平臺上,從畫面中可以看到駕駛室內空無一人。
“少人則安、無人更安,危險場所無人作業的智慧化礦山更加安全!”10月16日,陽泉冀東水泥智慧礦山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我省堅持把加強基層基礎建設作為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不斷加強安全生產基礎建設,切實筑牢社會發展安全屏障。深化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市、縣兩級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全部組建完成,各級政府每年將安全生產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對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積極應用先進適用技術裝備,大力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作業,全省累計建成48座智能化煤礦和1227處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成全省危險化學品和尾礦庫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應急指揮救援信息系統、數據治理系統。開展“安全生產月”“防災減災宣傳周”等活動。省應急管理廳聯合省委組織部舉辦全省領導干部風險防范與應急處突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全省各類培訓約3.5萬人次。
我省堅決踐行“兩個堅持三個轉變”,不斷強化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納入省政府重大專項抓落實事項,堅持每月調度。推動森林草原滅火向管住熱點火情前移,利用衛星監測、航空巡護、視頻監控、塔臺瞭望、地面巡查、輿情監測“六位一體”方式,加強森林草原火災防治。對偶發火災,堅決打早打小打了。每次強降雨應對,都以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以確定性措施應對不確定性因素,以局部的萬無一失確保全局的安全平穩,堅決把守護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果斷采取轉移避險措施,寧可十防九空。印發了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推進機制任務清單,明確了5類38項任務,已完成20項。建成了應急指揮信息網等通信網絡,全省配備應急通信保障車137輛。篩選確定了34支省級區域專業隊伍。
今年以來,運城市積極推進基層應急預案編制工作,聯合公安、城市管理、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修訂完善了地震和森林火災應急響應手冊。同時,市縣兩級政府組織開展應急演練30次,有效提升應對突發事件能力水平,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守住底線方能筑牢安全生產之堤。我省將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強化責任擔當、積極主動作為,擰緊安全閥、織密保護網,實現以高水平安全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良好局面。(記者張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