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區域推廣“納稅信用綠卡”
日前,長三角區域信用體系專題組第36次例會在歙縣召開,會上,三省一市稅務、信用部門共同簽署了《長江三角洲區域“納稅信用綠卡”聯合激勵合作備忘錄》,決定在長三角區域推廣安徽省首創的“納稅信用綠卡”守信激勵措施,聯合為A級納稅人提供多項增信增值服務。
長三角區域內全面推廣“納稅信用綠卡”,將有效推動完善區域內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以增值服務接續賦能、以政策紅利加力續航,不斷釋放激勵經營主體信用“由劣轉好、由好轉優、由優轉強”的正向引導效應。
據了解,2022年10月,經安徽省政府授權,省稅務局聯合省直25個部門,在全國率先建立“納稅信用綠卡”制度。在融資授信優先待遇、項目申報優先支持、政務服務優先辦理、榮譽評選優先推薦等方面,為A級信用納稅人提供49項聯合激勵措施和信用增值服務。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發文,批準“納稅信用綠卡”在長三角復制推廣。
為降低企業納稅信用風險,提升納稅信用級別,安徽省稅務局研發上線“納稅信用提醒”服務系統,為企業精準推送納稅信用失分變動情況,事前提醒、事后預警,以達到“即時發現、即時改正,早日發現、早日止損”的目的。今年1月至9月,全省共推送納稅信用預警提醒信息133萬條,涉及28項指標,納稅人查看提醒率達87.7%。
在優化服務的同時,稅務部門對納稅信用評價全流程進行嚴格管控。將納稅信用評價列為各類監督檢查的必查事項,對由D級調整為A級、“黑名單”企業違規調整信用級別等高風險事項,設定專項指標定期掃描,嚴密防范信用評價風險,確保評價結果真實、準確。截至目前,共計11.45萬家企業獲得“納稅信用綠卡”電子證照。
安徽省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科達表示,“納稅信用綠卡”的跨部門合作,釋放出納稅信用端的“紅利效應”。現在,“納稅信用綠卡”激勵主體可以享受到省經信廳在開展工業和信息化各類榮譽稱號和政策獎補申報時的激勵措施;省人社廳的業務辦理便利服務,以及申報省、市級勞動保障誠信示范單位的相關優待;通過“稅融通”類信貸產品,優先獲得融資等。“納稅信用綠卡”帶動了25個部門聯動,“一個證書、多享優惠”保障了相關激勵主體享受“一體化”公共服務,高質量服務長三角地區經營主體健康有序發展的現實需要。
據介紹,安徽省稅務部門下一步將繼續把準新時代“納稅信用”建設脈搏,最大限度開發應用價值、最大程度服務經營主體,讓納稅信用建設成果惠及區域內更多經營主體,為長三角地區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增信賦能。(記者 湯 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