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見中國】中新天津生態城:從鹽堿荒灘到生態智慧新城的蛻變
人民網天津10月23日電 (記者唐心怡)近日,“橋見中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來到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的生態彩虹橋。
生態城彩虹橋于1996年8月開工建設,1998年10月正式竣工通車,位于永定新河與薊運河匯合處,南起黃海北路,北接中新大道,是連接天津市濱海新區南北的重要通道。“‘她’可是見證了在這片渤海灣邊的鹽堿荒灘之上,一座生態智慧新城的拔地而起。”中新天津生態城黨委辦網信科科長劉寧自豪地介紹,“今年是生態城開發建設十五周年。這些年來,生態城的建成區面積已達22平方公里,綠化面積達到1100萬平方米,形成智能科技服務、文化健康旅游、綠色建筑與開發等主導產業集群,累計市場主體突破2.8萬家,就業居住人口突破13萬人,初步建成一座宜居宜業宜游宜樂的綠色生態之城、智慧創新之城、合作開放之城、活力幸福之城。”
現在的彩虹橋已經成為生態城的“品牌形象大使”,作為生活就業在生態城里的人們每天進出的重要通道,逐步成為在這里生活的人們的情感寄托。
為了進一步提升居民安居樂業的幸福感,生態城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城市公共服務配套由“基本滿足”向“優質均衡”跨越。中新天津生態城城管局市政綠化管理科職員李希兵說道:“生態城建立了‘生態細胞—生態社區—生態片區’三級居住模式,打造500米半徑優質生活圈;引入南開中學、天津外國語大學生態城附校、北京師范大學生態城附校等一批優質教育資源;形成“綜合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三級醫療服務體系。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逐步變為現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