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物流遇瓶頸?路歌“數據治理”解難題
作為國內工程機械領域的龍頭,徐州某重型工程機械集團在時代發展、民族復興征程中,撐起了大國發展的脊梁,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寫下了有力注腳。百噸級液壓挖掘機、千噸級履帶式起重機、萬噸米級超大塔機……企業擁有包括起重機械、土方機械等五大支柱產品,廣泛用于建筑、水利、電力、道路、礦山、港口和國防等工程領域。
盡管對這家行業領軍企業而言,一般中小企業所擔憂的產能、訂單、融資成本等問題,似乎都不是大問題,但是該集團也有自己的“煩惱”。
它的煩惱與行業現狀有關。工程機械行業屬于典型的“多品種、小批量、定制化”離散型制造業,產品呈現高度分散的狀態。由于龐大的市場保有量,產品種類、序列繁多,集團的備件供應鏈與物流管理面臨著巨大挑戰。從下單到交付,提貨、分揀、配載、運輸、轉運、交接、配送,一趟貨至少接觸三輛車,多裝多卸,任何環節出現疏漏,時效及安全都會有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該集團當然也動過腦筋,但“人力有時而窮”,傳統管理手段的調整效果很快撞上天花板。探索良久,該集團尋找到的突破口,是物流數字化這劑“良方”。
2022年,該集團找到路歌,共同打造數字化運營管理體系,將零部件運輸項目的物流運輸過程全部線上化,通過數字化手段打通集團與客戶、承運商、司機的信息壁壘,做到訂單管理、在途可視、線上結算、數據分析等,實現全鏈路管理賦能。
工程機械設備零部件眾多,如一輛普通挖掘機就有上萬個SKU。這些零部件有固定的使用壽命,需要定期進行維修更換,但由于在市場上不太常見,大部分都需要通過廠家直接發貨。
零部件屬于散件運輸,尺寸各異,從小至螺絲,大到機械臂、油缸等不一而足。每天,該集團有大量訂單需要處理,將這些零部件從總部發往全國280+城市及下屬區縣。
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大部分的專線信息化落后,無法實現“一票到底”的查詢跟蹤,信息嚴重不對稱,讓溝通成本和運營質量處于極不穩定的狀態。物流部99%的時間都花在了處理各種問題上,消耗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除此之外,紙質表格的記錄也給管理運維和數據統計帶來極大不便。管理人員信息無法共享,對備件發運情況不能及時有效的檢查,如果想進一步對這些運單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則需要將紙質版本上傳到電腦側進行二次統計。紙質單據長期堆積,存管難度大,一旦存儲過程中出現丟失,極有可能出現貨物信息不全、賬物不符,導致財務結算高風險。
該集團非常清楚,要解決售后零部件物流難題,首要的關鍵在于“數據治理”,只有將原先彼此分割、不能利用的數據提煉出來、運用起來,才能有效提升物流管理的精細化水平。
而這,正是路歌的強項。雙方很快開始在業務運作環節進行數字化改造。實施團隊做了大量市場調研、行業研究等準備工作,基于豐富的項目運作經驗,為該集團量身定制了一套更靈活、抗風險的零擔+整拼車全鏈路數字化解決方案。
通過路歌優運+系統,實現訂單信息多個端口動態同步,所有訂單相關承運商、發貨方、收貨方都可通過系統、微信小程序自主查單。貨物什么時候到達、物流的運輸效率如何、哪個環節出現異常,都得到了清晰地呈現。大幅提升客戶查單響應效率,也方便現場工程師根據備件的發運進度,合理地安排到場安裝日期。
在途軌跡。路歌供圖
同時,數字技術為運輸業務提供了實時監控關鍵數據的能力。運輸環節中的卸車及時率、貨損率、丟失率、中轉及時率、派送及時率、回單返回率、簽收及時率、提付款結算率、客訴率等數據實時向上流轉,管理人員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后續運輸任務做調整優化。
項目運作不久,路歌“零擔+整拼車全鏈路數字化解決方案”便顯著提升了售后零部件物流運輸質效,獲得了該集團的肯定,也得到了下游經銷商及客戶的認可。
根據規劃,該集團在現有數字化業務運作的基礎上,還將進一步拓展與路歌的合作,推進供應鏈全鏈路的數字化轉型,圍繞“服務及時性”和“備件滿足率”不斷自我提升,為集團乃至工程機械行業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探路。(黃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