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浠水:做實涉糧監督 守好群眾"米袋子"
“今年入庫糧食情況如何?出庫手續是否規范?糧庫平時是如何保存糧食的?請提供儲備糧銷售交易清單。”近日,湖北黃岡浠水縣紀委監委聯合縣財政局、縣發改局等多家單位組成工作專班深入縣國有糧庫開展監督檢查。
浠水縣紀委監委以“清單式”監督全面排查并整改收購、入庫、存儲、銷售等環節存在的問題和風險。針對監督檢查中發現部分糧庫、站點存在廉政風險點,該縣紀委監委派出第五紀檢監察組向縣發改局發出紀檢監察建議書,從查擺問題、完善制度、落實政策等方面提出要求,以有力監督推動責任落實。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自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開展以來,浠水縣紀委監委把查處腐敗案件作為著力點和突破口,對重點線索和典型案件直查直辦或提級辦理,積極整合力量,發揮“室組地”聯合辦案作用,嚴肅查處了浠水國家糧食儲備庫高某東、郭某生、郭某來等一批涉糧腐敗“碩鼠”“蠹蟲”。同時,該縣紀委監委對糧食系統歷年巡察反饋的問題線索“大起底”,對已辦案件全面開展“回頭看”,查辦涉糧問題線索21件,處理處分41人,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3人,挽回直接經濟損失209萬元。
“糧食主管監管部門存在落實責任不到位問題,監督制約機制存在漏洞。”找準“病因”之后,浠水縣紀委監委進一步扎緊制度的籠子。去年以來,該縣紀委監委堅持邊查邊改邊建貫穿始終,通過以糾促治、以案促建,監督推動相關部門完善體制機制,督促相關部門修訂完善糧食購銷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監管措施制度規范13項,出臺《浠水縣縣級儲備糧管理辦法》《浠水縣超標糧食收購處置實施細則》《浠水縣糧食風險基金管理辦法》等規章,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明確權責邊界,從源頭上堵塞漏洞,補齊短板,形成靠制度管權、管糧、管人的長效機制。
“藏糧于地,還要藏糧于技”。隨著智能化和機械化在糧食產后的應用,該縣紀委監委通過現場查看、交談等方式了解糧食儲備、安全管理、糧食輪換等情況,督促縣瑞琦糧食儲備有限公司引進先進技術,打造“智慧糧庫”系統,項目目前已動工,預計今年12月份投入使用。
“我們對糧食質檢、稱重、入庫的相關數據進行收集,再導入‘智慧糧庫’云平臺,有效保證入庫流程的規范性和糧食的安全性。”現場工作人員向前來走訪紀檢監察干部介紹。整個中心糧食大庫占地134畝,共有糧倉27棟,每個糧倉內都配有65根測量電纜,鋪設260多個溫濕度傳感器,工作人員能在“智慧糧庫”云平臺上查看糧倉的實時溫度、濕度等信息,糧食儲存環節預計實現節約減損8萬余噸。
“下一步,縣紀委監委將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進一步扎緊制度籠子,筑牢糧食安全底線,不斷完善儲糧設施功能,讓糧食儲存更加現代化、科技化、安全化,全力守護好群眾‘米袋子’。”浠水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劉冬泉 柯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