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山西奮力推進“一泓清水入黃河”
人民網太原9月14日電(記者段思齊)“今年1—6月,山西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4.70,同比下降2.1%,空氣質量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排名第一;全省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86.2%,同比上升8.8個百分點。”9月14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加快轉型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十場發布會,同時也是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專場新聞發布會。
據了解,聚焦“讓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和“讓一泓清水入黃河”等重大要求,山西以水質改善為目標,以工程實施為抓手,銜接已建、在建和新建重大水利和生態環保治理工程,推動實施10方面骨干工程、280多項子工程,多措并舉統籌抓好水資源利用、水污染防治、水生態治理等重點工作,促進黃河流域水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
截至目前,“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累計開工項目158個,已完工35個,為確保2025年黃河流域國考斷面穩定達到三類及以上水質打下了堅實基礎。
按照《美麗山西建設規劃綱要(2023—2035年)》,山西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引領、優化和倒逼作用,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將治理騰出的環境容量優先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在全國率先出臺《重點行業“一本式”環評報告編制技術指南(試行)》,在十個行業啟動標準化環評審批,加大跑部對接力度,積極推進重大轉型項目環評審批。持續推進“綠盾”強化監督專項行動,強化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和生態保護紅線監管,不斷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今年上半年全省共辦理各類生態環境違法案件1848件,罰款1.6億元,持續保持環保監督執法高壓態勢和有力震懾?!鄙轿魇∩鷳B環境廳生態環境保護監察專員、新聞發言人王義成介紹。
此外,山西持續加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碳普惠機制試點建設,建成全國首個全省域碳普惠推廣平臺“三晉綠色生活”,帶動370余萬人碳減排8.6萬噸。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為全省進一步加快轉型發展持續夯實生態環境支撐,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山西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蓖趿x成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