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營商環境持續提升“五大環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人民網太原9月8日電(記者麻潞)今日,記者從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山西加快轉型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七場發布會上獲悉,山西營商環境3.0版改革實施一年多來,各項改革穩步推進,5年規劃實施的119項改革任務中已有73項全面鋪開并取得積極成效,推出第一批18項創新示范案例,全省營商環境以點帶面持續提升,“五大環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法治環境日漸完善。山西省政府出臺《深入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改革的實施意見》,“綜合監管一件事”改革不斷推進,高標準建成全省“互聯網+監管”系統,智慧監管進入全國第一方陣,重復監管、多頭監管問題得到有效遏制。市場監管、生態環境、統計等領域相繼發布包容免罰清單,公安交管、稅務等部門相繼推行“首違不罰”。全省政法機關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著力掃除黑惡勢力,推動涉企案件快辦快結,企業投資信心大為提振。
政務環境更趨便捷。“7×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超市全面覆蓋省市兩級及30%左右的縣(市、區)。全省1276個鄉鎮(街道)全部成立便民服務中心,115項鄉鎮(街道)、45項村級(社區)便民服務事項實現“就近辦”。全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全覆蓋,省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1%,市縣平均達83%。醫保、社保、公積金等209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3069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掌上辦”。“惠商保”個體工商戶保險保障項目正式啟動,全省登記在冊且正常經營的個體工商戶均可享受全方位、綜合性、普惠性的保險保障。
信用環境持續優化。頒布《山西省社會信用條例》,實施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23年行動,信用信息歸集范圍逐步拓展,信用分級分類監管逐步加強,社會信用信息體系不斷完善。省紀委監委牽頭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政治監督專項檢查、治理“新官不理舊賬、政策不兌現、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專項行動等,推動解決了一批企業群眾反映強烈的“老大難”問題。省政府黨組狠抓優化營商環境政治監督專項檢查發現問題整改,推動各級各部門整改問題1437個,整改完成率達93.13%,健全完善制度723項。
人文環境更加美好。全省建成公辦圖書館、文化館258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361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8萬余個,全部實現免費開放。人均基本公共衛生經費從15元提高到89元,服務項目擴至27類,推動770種集采藥品、100種集采耗材價格下降,平均降幅50%以上,群眾就醫負擔進一步減輕。省內兩所高校三個學科躋身“雙一流”建設行列,本科高校歷史性實現設區市全覆蓋。
要素保障環境逐步健全。持續深化“千名行長結對子”活動,有效降低民營企業擔保費率和融資成本,截至7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3099.58億元,同比增長30.04%,惠及經營主體43.37萬戶。出臺產業用地支持政策“23條”,強化支持類工業、光伏、物流批發等23個產業項目用地保障,取消部分項目污染物總量及規劃環評前置審批,實施“多評合一”,“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成為山西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能源充足、穩定供應成為山西突出的比較優勢。
下一步,山西將組織開展全省營商環境創優活動,在系統治理突出問題的基礎上,實施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改革攻堅,構建起主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啄木鳥”工作機制,積小勝為大勝,推動全省營商環境“由表及里”優化提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